为强化英语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9月25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于X1201教室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官”口语实践系列活动。活动由英语2023-01班主办,2023级英语系全体学生参加。英语系李广寒老师、钱亚旭老师和英语专业22级1班冯伊滟学姐担任评委。本次活动以“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mbassador”为主题,通过多环节设计,实现了语言实践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
主持人熊泽涛拉开活动序幕,其精彩开场后,现场展示了两个小组的非遗推介视频,视频以生动的画面和流利的英文解说,率先呈现了非遗推介的专业水准。

随后,十二个小组依次登场,围绕成都糖画、蜀锦、川剧、二十四节气、画蜡、宁波彩漆等非遗项目展开英文推介汇报。各小组借助精心制作的PPT,从历史沿革、文化价值、技艺特征等角度,用地道的英语生动诠释非遗魅力。介绍成都糖画的小组,详解其制作工艺的同时,还讲述了背后的民俗故事;聚焦川剧的小组则深入解析变脸技艺的艺术表达与文化内涵,精彩汇报引发阵阵掌声。每一组的英文汇报都各有千秋,PPT里的非遗纹样与同学们的流利表达相映成趣,让这场实践活动成了文化传播的“舞台”。

汇报环节结束后,李广寒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她高度肯定了同学们的筹备与表现,指出此次活动既展现了大家扎实的英语功底,又体现了对非遗文化的深刻理解。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最佳创意奖、最佳潜力奖、最佳口语奖的名单揭晓时,获奖同学的笑容里满是付出后的成就感。

活动尾声,冯伊滟学姐带来保研经验分享,从专业学习、科研竞赛、面试经验、学业规划等方面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宝贵建议,让大家受益匪浅。

最终,在主持人的总结致辞中,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官”翻译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这场以“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mbassador”为名的实践活动,不仅让英语成了传播非遗的利器,更让“文化传承”在年轻学子心里落了地,是一次富有意义且成果丰硕的专业实践活动。
文字:郭曜源
摄影:刘怡然
审核:刘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