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飞鸟掠过都会触发警报?!”2025 年 7 月 2 日,英语系郑博仁老师和赵琴老师带领 24级60 余名同学踏入双流海关,在四平方米的 “境外模拟区” 发出惊叹。这里 360 度监控无死角,红外线探测器灵敏如 “电子哨兵”,连鸟儿振翅的细微动静都能被精准捕捉。同学们第一次直观感受到,海关边境监控如同精密的安全滤网,将走私、偷渡等非法行为牢牢拦截在外,为跨境贸易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这场沉浸式学习,也让大家触摸到英语作为国际商贸 “语言桥梁” 的真实重量。

(晓青老师为大家讲解“虚拟境外”空间)
穿过承载十年岁月的报关大厅,空旷的空间与想象中的喧嚣形成强烈反差。“无纸化便民服务上线后,九成以上申报实现‘零跑腿’!” 讲解员晓青老师轻点电子屏,行云流水地演示线上申报流程,“现在报关员足不出户就能办结手续,效率足足提升三倍!” 同学们的目光追随着屏幕上跳动的电子数据,仿佛看到智慧海关建设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迭代升级。


(同学们参观双流海关报关大厅)
在保税区功能展示区,双流海关的 “硬核” 实力惊艳众人。这里不只是仁宝、纬创等世界 500 强电子信息企业的芯片 “孵化地”,更如同精密齿轮,串联起跨境电商、商品展销等多元业态。“每一片从这里通关的芯片,都可能成为智能设备的‘跳动心脏’。” 晓青老师的生动比喻,让全球产业链的复杂脉络在同学们脑海中清晰浮现。
最让同学们激动的当属 “微缩海关” 体验环节。在模拟查验区,当得知贴有海关检验标识的商品并非真货,同学们纷纷瞪大双眼;而 “海外合法商品为何禁止入境” 的知识科普,更点燃热烈讨论。“原来跨境贸易藏着这么多政策暗礁和文化差异!”2024-02 班的江同学连连感叹,“以后翻译报关单、合同条款,必须多加小心!”

(晓青老师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知识拓展,更是一场职业启蒙。从智能查验系统到国际贸易规则,从专业术语翻译到跨文化沟通,同学们在实践中触摸到英语专业的广阔应用场景。在这里,他们不仅见证了海关的先进设施与高效运作,更深刻领悟到英语在国际商贸中的关键“桥梁”作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带队老师表示,未来将开展更多 “海关 + 英语” 融合课程,培养既精通外语又熟悉跨境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文字:施晓琦
审核:刘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