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英语系郑博仁老师和赵琴老师带领2024级同学,跟随维纳教育的吴老师和夏老师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英语直播带货”实训。这场将专业课堂搬上抖音直播间的创新实践,不仅让学子们体验了一把“双语主播”的职场挑战,更用一场场生动的跨文化对话,重新定义了语言学习的边界。

在剑桥口语考官洪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同学们迅速切换角色,化身“英语带货主播”。直播间里,刺梨酒的醇香、手工筷子的匠心、蜀绣挂画的东方美学……每一件商品都成了语言表达的鲜活载体。有小组用“From orchard to glass”的故事化讲解传递刺梨酒的文化底蕴;有团队设计“Guess the grain”互动游戏,用五谷养生知识点燃网友热情;更有同学用传统故事介绍蜀绣工艺,弹幕瞬间刷屏“西南交大的英语课还能这么玩?!”



首次面对镜头的紧张感,在网友“这就是西南交大的学子吗!”的弹幕中化为自信。洪老师点评时难掩惊喜:“同学们将语言精准度、销售话术与产品文化结合得恰到好处,甚至用‘可持续消费’概念为手工筷子赋予环保价值,这种跨学科思维正是当代外语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活动最终评选出三支优秀团队。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实训证书,更在真实商业场景中体验了语言学习的无限可能。



这场实训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课堂延伸。通过直播,同学们直面了跨文化沟通的真实痛点——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如何精准捕捉海外消费者需求、如何在快节奏互动中保持语言质量。未来,这种“语言+行业”的沉浸式学习模式,将持续为英语专业注入实践动能,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文字:施晓琦
审核:刘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