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主页
Home
|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院长致辞
学院简介
历任领导
现任班子
工作人员
机构设置
专项委员会
教学机构
工程英语系
英语系
国际汉语系
日语系
商务英语系
德语系
法俄系
翻译系
教育教学
大学英语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术科研
新闻公告
研究团队
美国中心
欧洲中心
科研项目
科研论文
专著译著
学术期刊
特别推荐
资料下载
国际交流
新闻公告
交流概况
对外汉语
合作项目
外教师资
交流成果
孔子学院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机构简介
资料汇编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就业信息
经典悦读
资料下载
校友工作
校友新闻
毕业留影
校友工作
职工之家
部门工会
工会动态
退休工作(关工委工作)
教代会
英语系
新闻公告
本系概况
师资介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学习园地
学生风采
特别推荐
喜报:西南交通大学英语专业2021级和2020级本科生...
2023.08.27
2023年8月25日,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以下简称专四考试...
会议:英语系召开2023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教研会议
2023.02.27
2023年2月23日下午,英语系在30702办公室举行了新学期第一次...
新闻公告
首页
>
英语系
>
新闻公告
> 正文
英语系2012级毕业生系列——留学
黄丹芸——悉尼大学(会计硕士)
毕业心得
1. 其实最开始报的是其他专业,被调剂到英语系,并非本意。但是后来觉得英语系的学习氛围很好,也没有想转专业。
2. 最大的心得是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
最有效的方法是听广播,听有声书,看英文原著,读新闻。一定要坚持,既可以提高读写能力又可以扩充知识面。
3.
我选的是商务英语方向,因为配合我的二专,而且很实用。
4.
毕业最终去向:悉尼大学 会计硕士
毕业赠言:回首四年,我的大学生活过得十分充实。很庆幸能在交大英语系接受四年的教育,教会了我“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虽然我最终没有选择继续学习英语,但是不得不说,在英语系接受的教育,学习的知识在我攻读二专,找实习,申请国外研究生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P.S.在申请学校时, 我是自己申请的,没有依靠国内中介,自己申请之后发现国内中介是在太坑了,今后如果有想留学澳洲的学弟学妹,非常愿意提供帮助。)
刘雯菲——利兹大学(影视翻译)
为什么选择学英语?
为什么选择英语,是源于我对英语长久以来持续不退的兴趣。从小学五六年级真正学习英语开始,每一次英语考试成绩的名列前茅又激励着我继续学习,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一直走到今天。
学习英语技能过程中最大的心得或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至今,有十来年了,这期间我在英语学习中萌生了不少心得感悟。
1. 我认为英语真的是给“笨人”学的,需要反复海量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贵在持之以恒。我最初小学学习英语时在班里成绩倒数,后来每天坚持精读五六篇英语阅读文章,每天都听剑桥英音的磁带,坚持两年后,我成了班里的英语课代表。
2. 我认为英语学习中重在“连贯”和“感觉”。我不建议买单词书单独背单词,生词的记忆应是放在“连贯”的阅读语境中才记忆深刻。比如我现在还能记得“fantastic”一词是初一时在哪本教材里的哪篇课文第一次出现,这样我记住的并非只是一个词,而是那篇课文带给我的整体“感觉”。这样的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为什么选择翻译方向,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是什么点燃了这个方向的兴趣,如何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因为对于英语的由衷热爱,我在考虑读研时也不愿舍弃这个初衷,将来仍然想从事和翻译有关的职业。我认为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一辈子都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我的毕业走向和给学弟妹们的赠言。
我最终选择去英国利兹大学就读影视翻译专业的研究生。
我希望英语专业的学弟学妹们记住:“在英语学习中,持续不退的激情是最好的天赋。”
雒 莹——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Literacy, culture and language education)
选择学英语,是因为从小到大都对英语有一种谜之感情。小时候觉得会英语很酷,上中学后发现英语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而现在,虽然要努力上升到严谨的学术英语这一过程比较吃力,但是还是痛苦并快乐着吧,收获更多。
学习英语,个人认为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和学习别的事物一样,需要保持好奇心和淡定的心态,因为中间可能会有挫折,尤其是对我这种天赋并不怎么高的人来说哈哈~
我未来出国是在美国学习语言教育,一方面我希望更深层次地了解英语教学,另一方面,我能说我很喜欢小孩子吗(觉得不好意思,捂脸…),这可能受我妈妈影响,因为她是老师。面对学生,可能就是面对曾经那个我,以后学会怎么教育学生,也可以对曾经熊孩子一样的我释怀啦^_^
最后,引用一句我十分尊敬的女性,韩国总统朴槿惠说过的一句话,送给学弟学妹们吧---
人生在世,只求心安理得就好。
无论学到多少知识,或是所处怎样的境遇,法天贵真,保持一颗纯正的心。我们共勉。
马远飞——杜伦大学(国际商务)
最初有出国的打算是想去国外英语环境中切身实地的感受下英语氛围。如果就读传统的语言学或者英美文学方向,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做老师,但是我本人对教育行业兴趣不大,几番考虑好决定转专业去读商科,有英语专业四年的基础,加上硕士商科,以后的就业选择锁定外贸商务方向。
选择英国一是因为纯正的英音吸引我,二是因为英国学制短,一年即可拿到硕士学位。虽然有人说英国硕士水且时间短,但我不以为然。首先国内大部分硕士虽然三年,但基本也是只上一年的课,况且,等国内研究生同学毕业后,去英国读研的同学不仅已经拿到学位并且有了两年的工作经验,这便是优势。如果就读的是英国名校那么更不存在“水”这一说。我大三开始准备雅思,同时也没有放松对学业的要求,因为我本身是名校控,目标锁定英国国内排名前十,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大学,这就要求我的平均分越高越好。雅思和均分都搞定后,我在暑假和寒假又去了招商银行等单位实习,力图丰富自己的简历。大四上学期开始投递申请,最终,心中的女神杜伦大学向我伸出了橄榄枝。
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要多多参加课外活动或者比赛,丰富自己的经历。好好读书不闻窗外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涉猎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无论你们以后是想保研,考研还是出国,多积累经验,多去实践对你们绝对没有坏处。
欧 平——瑞士酒店管理学校(酒店管理)
我学英语不是自己的选择,是当时报考电气失败被调剂过来的,也因为是被迫,所以大一无论上什么课都有一种抵触情绪,这种心态下,成绩甚至到了倒数。当时满脑子都是转专业的事,还去电气旁听他们的基础课程为转专业做准备。慢慢的旁听的次数越来越少,不知道是因为人一旦熟悉了环境会开始变得懈怠还是已经开始喜欢上英语,我就这样逐渐放弃了转专业的想法,开始专心学英语。从一开始的倒数到现在已经可以向奖学金靠拢,虽然奖学金也并不是评判一个人英语能力的方法,但它至少可以给我的努力与进步带来一些安慰。我并不知道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盲目借鉴别人的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但我觉得态度很重要,无论什么方法,积极认真的态度都只会锦上添花。
我硕士并没有继续英语这条路,坦白说,我怕即使读了英语的研也只是让我高不成低不就处于一个尴尬的状态,当然如果能坚持读英语到博士那就另当别论,我没这个打算,所以我目前是选择出国读酒店管理,算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可也是和英语有密切联系。课程会涉及到宴会策划,酒店服务,这些都是我的兴趣所在。以后五星级酒店的工作也免不了英语,因此对我来说可以专业和兴趣相结合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我们做抉择,特别是关于未来的抉择一定要先认清自己,看看自己的兴趣,看看自己的优势,这样才不至于以后走得太费力。
我目前对大学学习最深的感受就是,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认真去学,不能因为自认为它对我没用就不放在心上,因为你不知道未来哪一刻它会帮到你。我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大三的二外课,我选了法语。的确这种二外对于很多毕业决定工作的人或者要转业的人是看似无用的,也因此很多人选择不去上,但是否无用也不是绝对的。我大三下才定好去瑞士,它的官方语为法语或德语,而我申请的学校在法语区,这样一来法语对我来说就及其重要,它直接决定我在瑞士的生活和实习。最开始学法语我也差点自认为它对我的未来无用而放弃它,现在想想还好当时认真的学了,虽然只是基础,也可以让我现在上手更快,比起一大波无法语基础的留学生我会更有优势。因此,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大学的每一次学习机会,它们一定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帮到你的,别以后遇到问题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
谭 晟 ——University of New Southwales(PhD in Education)
出国深造的梦想从大一一直维持到了现在,只剩三个月的时间,我便要踏上海外求学的征途了。
回想这四年来为拿offer而做的点点滴滴,有酸楚,有快乐。Offer一个个收获到囊中,也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硬性条件
如今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然而申请到名气大、认可度高的学校却比较困难。于是从大一开始,我必须要保持均分优势,因为这是招生官最先考虑的因素。其次是语言水平,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雅思若考不到7.5分,在其他专业学生面前几乎无任何优势。接下来便是你的相关科研或者实习。由于我立志走学术科研方向,于是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课题及论文发表上,以此来作为我最突出的优势。
为了突出闪光点,我在申请材料中强调的硬性条件有:
1. 学校背景:211全国重点院校(在名校申请过程中,招生官特别重视中国院校的层次,若是非211非985的学生,竞争劣势比较明显。牛剑等级别的院校,985院校的学生更有优势)
2. 均分GPA及年级排名:必修、限修、选修所有科目平均分达到91.35/100,GPA 3.92/ 4,连续三年排名年级第一(很多英联邦院校,在雅思可以延迟提交的情况下,学业成绩是必须达到院校要求的,均分是英联邦学校研究生申请中最注重的一点)
3. 雅思:总分7.5,小分全部过6.5(很多学生申请语言类的研究生卡在了写作或者口语的小分上,小分全部过6.5将有更多的申请机会)
4. 科研项目及论文:2次校级项目,1篇国际期刊独立作者,4篇国内期刊独立作者(所有的申请材料最终会提交到系里面的各老师手中,若你有突出的研究能力,这些老师很有可能选择你作为其博士研究生)
5. 奖学金:1次教育部国家奖学金,每学期校级一等或特等奖学金
6. 比赛:获得“外研社”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全国ETS英文写作大赛全国优秀奖(由于我申请的专业为应用语言学,非常注重写作能力,因此我着重强调所获得的英语写作类奖项)
7. 实践:参与哥伦比亚大学与西南交通大学合办的“语言与语言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对项目成果作了长达20分钟的口头报告;成为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同行审稿人(这两个经历更能让导师看出我对这一领域的热情啦)
正是凭借上述的硬性条件,我获得了博士导师及其他硕士招生官的青睐,我的优势便是学业成绩及科研,这也让我几乎申到了所有的dream school。
选校及专业规划
世界前五十强大学是我的申请目标,名校情结也是我的一个特点。
关于选校,坦率地说,既然自己的硬性条件比较不错,当然就要去顶级的学校。我大概从2015年4月份就开始研究学校和相关项目,暑假差不多就定下来申请目标。最看重的,第一为专业的课程设置,第二为学校排名及地理位置,第三则考虑师资。
Applied Linguistics的课程设置与很多专业相似,例如TESOL,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等。于是在申请过程中,我到各个学校官网来搜索这些专业的信息。
关于课程设置,我有两个原则:
第一,必须要开设research methods这门课。我认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必须具备扎实的研究方法的知识储备,而不是盲目开展研究,因此,没有这门课作为必修的项目,我一律选择忽略。
第二,二语习得作为必修。二语习得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我会优先考虑开设这门课的学校,让我继续拓展这一领域的知识。
接下来则是考虑学校名气及师资,如果一个系里面有非常大牛的教授来担任你硕士课程的老师,那么建议考虑这些学校。因为这样就能接触到某一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同时也能提早联系这一导师,成为其指导的博士生。
联系导师及面试
博士方面:博士层面的申请涉及到了“套瓷”,即联系导师,向导师展示自己的research proposal(研究计划),与其沟通你的研究兴趣,导师便要结合他本人的研究兴趣及你本人的研究能力,来决定要不要你。
为了申请博士,我读了至少上十篇美国博士论文,以及多篇SSCI收录的核心国际期刊论文,来挖掘最新最前沿的研究。因为博士的研究是要提出新的观点,如果研究方向陈旧,则吸引不了导师。
我博士层面申请成功了一所,即世界前五十强、澳洲八大---UNSW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系的博士。导师的研究强项为assessment语言测评这一块,她对我的研究计划很感兴趣。因此在联系导师前,必须要多看看导师发表的论文,以确定其研究兴趣。
硕士方面:面试就要看你在专业知识方面的积累及对申请专业的了解了,如果你能在你的回答里体现出比较深入的理解或者想法,应该是非常加分的。另外如果有问题的话,也可以多问问本系有相关背景的老师。
在申请Applied Linguistics这一专业的时候,我详细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我为什么要选择你们学校读AL?(这一点,我突出强调申请学校的名望及学术氛围,同时仔细研究了该学校的课程设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说明为何要来你们学校读AL。)
2. 我为什么要选择AL这个专业?(不同于其他选择AL的学生,我强调自己在AL学习完成后,所获得实践及研究能力的提升,硕士阶段读AL获得的锻炼,能够让我更加具备实践及研究经验)
3. 我未来的规划(向面试官强调,我不是来混个硕士文凭的,我是要读博的,最希望的就是在你们系继续读博)
这些问题的精心准备,也让我斩获了多所要求面试的学校的录取。
寄语
1.
成绩是最最重要的,无论自己的实习多么牛逼,雅思考的多高,比赛做的多么好,如果最好卡在了均分这一关,就是很遗憾的事情。因此建议学弟学妹们,从大一开始,就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
2. 其他的任何材料都不能忽视,个人陈述和推荐信一定要言之有理,突出自己与项目相关的背景,一定要自己研究课程的开设及培养计划,将培养计划与自身能力和规划相结合。
3. 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专业方向知识的积累是迈向名校的重要砝码。学弟学妹在大学前两年打好语言基础,在大三,一定要多参与研究项目,多看论文,提升自己在某一领域的兴趣及了解,这样的话,无论是准备大四的毕业论文,还是保研考研出国等申请,都有相当大的好处。
周申晴
实话实说,起初被分配到西南交大英语系是迫于无奈,但如今回首却感到不枉四年。
英语虽说不像理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却是一门不能速成的学科。当年收到录取时心情有些低落,但我妈跟我说“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我本来还担心你大学读别的专业把英语落下了,刚好趁这个机会把英语基本功练扎实了。”(我妈本科也是英语)嗯,英语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要不是英语专业应该也很难抽时间来专门学英语了。而英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出国深造就不用说了,就算在国内,稍微上点档次的工作没有用不到英文的。读英语专业是一种对英语的系统学习,从英美文化到英语语言文学,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认识是立体的,由内及外的,这些不是背几本单词书或者看几部美剧就能轻松学到的。所以,既来之,则安之,趁读英语专业这个机会好好学习一下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真的不亏。
英语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这点没错,但至于技巧和方法,我只能说因人而异。有人每天6点起床早读,有人没事就听BBC磨耳朵,有人与空气用英语对话,有人甚至背字典……这些只能当参考,重要的是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更重要的我认为是必须是自己喜欢的方法。毕竟是要日积月累的,如果不是喜欢的又怎么能坚持的下来呢?所以先看看自己的兴趣何在,再来量体裁衣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比如你喜欢美国影视剧,不妨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角色来背下他的经典台词;再比如你关注明星动态,可以翻墙看看外媒的新闻,这时候遇到生词就不会像做阅读理解一样得过且过,而会想尽办法弄明白文章讲的什么意思,查到的单词也就更容易记住了。
至于专业方向,我毕业论文选择的语言学。原因是本人二专是经济学,同样作为社会科学,语言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非常相似,我认为选择语言学可以把我一专和二专相结合,用经济学的计量方法来探索语言学的问题,把学科串通起来,还有点成就感。
以上是我对专业学习的一些想法,然而我更想说,大学生活远不止眼前的专业,还有诗和远方。大学与中小学最大的差别在于我们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都是成年人了也该学会如何自主了。而大学也是个分水岭,自主权用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未来的方向。我个人认为自主分为两个方面的自我管理,一方面正事不能耽误,另一方面课余一定要培养自己有意义的兴趣。针对这两个方面我给出两点建议,仅供参考。
1. 作为学生,正事(包括学习和各种学生活动)不能耽误。认清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多余的学会放弃,不给自己过大压力。决定要做的工作尽力就好,胜不亢,败不卑。尽力只求心安理得,就算失败也无怨无悔。God will never give you more than you can handle.
2. 闲暇时间行路、读书。中国自古讲读书、行路,但在这个时代我认为应该先行路再读书,或者边行路边读书。个人认为个人感受(不是主观臆断)比从书中读来的东西更宝贵,尤其在一个信息的时代,要以通过实践的个人阅历为导向,而不是先以一套理论来指导自己如何生活和发展。书中的信息或前人的经验固然珍贵,但有时不一定适应这个一日千里的社会。所读内容要有选择的接受,当自身积累了一定经验便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就不容易被一些陈词滥调所蛊惑。总之,趁年轻多出去看看,实践出真知永远是硬道理。
关于个人发展,毕业后我会去加拿大继续我第二专业的深造,毕竟是曾经的梦想和如今的兴趣所在,既然已经为之付出了很多,就不想半途而废。读研期间或者硕士毕业我打算找个机会申请新西兰Working Holiday Visa去打工旅行半年到一年,趁年轻出去看看,积累经验。将来是留加还是回京就再说了,走一步,看一步。
仅此一些个人想法,供学弟学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