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创源大讲堂“中外文学关系工作坊系列讲座”在犀浦校区X30824教室举行。本次工作坊聚焦中德与中法文学交流史,邀请德语系莫光华教授与法语系成蕾副教授联袂开讲,系统梳理中国文学与文化在欧洲的接受脉络。

德语系莫光华教授以“中德文学关系述要”为题,结合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勾勒了中德文学互动的四百年历程。

莫教授还特别剖析了歌德对中国的认知转变:早年通过《罗马的中国人》嘲讽中国艺术,后接触英译《花笺记》《老生儿》等作品,态度转向包容。其创作的《中德四季晨昏杂咏》融入中国文化意象,并首倡“世界文学”理念,强调跨文明对话的重要性。
工作坊的下半场是法语系成蕾副教授以“中法文学关系述要”为题的讲座。成老师系统梳理了中国文学与文化在法国的接受史,勾勒出中法文学关系的四百年历程。并且,成老师还进一步剖析了三位不同世纪的法国著名作家——伏尔泰、朱迪特・戈蒂埃、克洛岱尔与中国文化的互动。

本次工作坊的两场讲座都注重以双向视角呈现中外文学关系的动态图景。两位教授均强调,文学交流既是接受史,亦为误读与重构史,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需兼顾经典深耕与现当代创新阐释。本次学术活动不仅深化了我院文学团队师生对比较文学方法论的理解,更为人文学科跨文化研究与区域国别研究相结合提供了范式参考。
文学团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