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4
4
西南交通大学主页
Home
|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院长致辞
学院简介
历任领导
现任班子
工作人员
机构设置
专项委员会
教学机构
工程英语系
英语系
国际汉语系
日语系
商务英语系
德语系
法俄系
翻译系
教育教学
大学英语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术科研
研究团队
美国中心
部门简介
组织机构
项目管理
中心刊物
工作简报
联系我们
特别推荐
友情链接
欧洲中心
让•莫内项目
讲座教授
教学课程
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
特别推荐
科研项目
科研论文
专著译著
学术期刊
特别推荐
资料下载
国际交流
交流概况
对外汉语
外汉简介
招生简章
师资介绍
课程安排
活动剪影
合作项目
外教师资
交流成果
孔子学院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机构简介
资料汇编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就业信息
经典悦读
资料下载
校友工作
校友新闻
毕业留影
校友工作
职工之家
部门工会
工会动态
退休工作(关工委工作)
教代会
学院新闻
党政办公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生工作
国际交流
学术研究
研究生教育
首页
>
学院新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西南交大学子囊括“第六届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技术传播大赛”决赛所有大奖
2017年6月1日下午,“第六届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技术传播大赛”决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拉开帷幕。此次大赛历时两个多月,经过初赛、决赛以及现场答辩三个环节的大比拼,我校学子脱颖而出,获得了“大满冠”:马嘉欣同学夺得一等奖;薛婷婷和吴美萱同学获得二等奖;马欣,余邡棋和林义同学获得三等奖;黎斌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西南交通大学获得“最佳组织奖”!
左起:余邡棋,吴美萱,刘晓娟(我校翻译本科毕业生,现北大CAT方向研究 生),黎斌(指导教师),马嘉欣,马欣,林义,薛婷婷
本次大赛由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联合“中国标准化协会技术传播服务委员会”与“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共同举办。据悉,总共有来自全国170多所高校的1200多名选手报名参加初赛,40名选手晋级决赛(我校占据6席),选手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和武汉大学等10多所高校。决赛将晋级选手分成 8 组,每组5人。决赛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各小组虚拟运营一家小型语言服务公司,制作软件产品的英文使用手册,手册制作完成后需要对文档进行翻译本地化,提交文档作品(占60%分值);第二部分是今天的决赛答辩,每组有15分钟的陈述时间,汇报决赛过程中英文写作、翻译本地化、项目管理、沟通问题等情况,以及回答现场评委的问题(占40%分值)。我校成功闯入决赛的6名同学被分配到6个小组,与来自全国其他高校的同学协同作战,整整鏖战12个日夜,恶补新知识,操练新工具,克服学业、沟通与技术等重重困难;今天的决赛陈述也各有特色,精彩不断,充分展示了交大学子的亮丽风采!
今天下午,在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高健忠先生与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主任罗慧芳女士等领导致辞之后,决赛答辩正式开始,首先登场的是我校学子薛婷婷同学领衔的第一组“译中人”。小组成员以“女侠进京历险记”为主题阐述了之前比赛中的心路历程,对整个项目的目标用户分析、写作标准制定、人员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分享。
薛婷婷同学在陈述
第三组答辩的是马欣同学所在的“ESO一所语言服务公司”,他们的各项工作均基于对目标用户——国外大学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需求”这一概念贯穿工作始终,体现在了文档结构、术语表等部分。答辩最后,ESO还向大家展示了精彩的“公司宣传片”。
马欣同学(右二)回答评委提问
第五组的“WeTran 唯传”有我校的余邡棋同学,他们通过阅读大量双语平行文本来解决写作风格、术语等问题。为了尽力减小异地工作信息沟通不变的问题,他们还提出了文件云管理的解决方案。
余邡棋同学(中)回答评委提问
吴美萱同学带领的第六组“传思”公司,通过用户调研,发现用户倾向于阅读图片较多的技术文档,因此他们的作品加入了较多的图片。除此之外,他们仔细分析了移动端用户的需求,提出了在移动端以gif动图的形式制作使用说明的创意。
吴美萱同学(中)回答评委提问
马嘉欣同学领衔的“译心译意”小组,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对于文档用词进行了严格的校验,努力保证输出的文档用词简洁、客观。
马嘉欣同学(右一)回答评委提问
最后一组答辩的是林义同学的“优译城”,他们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小组比赛中遇到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尝试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林义同学(右一)回答评委提问
此次比赛虽然过程艰辛,但收获满满。同学们体会最深的,除了英语写作与翻译基本功,从技术小白到工具达人之外,就是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这些都是当前职场急需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更重要的是,比赛让同学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与北上广同学的差距,也看到了与翻译相关领域的奇妙,就有了更加勤奋学习的动力!
计算机辅助翻译一直以来是我校翻译专业培养的特色,也体现了我校翻译专业毕业生的差异性竞争力。外国语学院的黎斌老师一直是“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技术文档写作”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黎斌老师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将各种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或软件应用于真实的翻译项目实践,即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技术文档写作与职场息息相关,从最基础的简历与信函写作到产品用户手册,从纸质文档到多媒体文档,为学生了解职场信息打下坚实的基础。文档写作与翻译本地化融为一体,这也是当前语言服务行业的现状与趋势,也有利于学生从更宏观的高度来理解“翻译”不仅仅是文字转换。
外院翻译系正在努力为翻译专业打造“实践 + 比赛”特色培养模式,以赛促学,以真实任务或比赛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写作、翻译、协作与管理的综合能力!这种新型培养模式也顺应了当前语言服务行业的需求,有利于培养懂文化、懂技术、懂语言、懂管理的新时代翻译人才!首先,翻译系借助翻译中心平台,将翻译系教学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有所译,学有所用;翻译中心已经承接过校内外多个翻译项目,为翻译专业提供了真实的翻译教学题材,是同学们最佳的翻译实践基地!其次,翻译系组建的专业比赛团队积极备赛,以赛促练,从最初的选拔优秀苗子到日常训练,初步行成比较完备的培养体系。翻译系的“实践 + 比赛”培养模式已经初见成效,近年在全国和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连续三年闯入“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技术传播大赛”决赛,且屡获大奖;但鸽老师带领的以王筱菂同学为代表的口译团队也屡获佳绩:四川省第一名,西南地区第一名和二等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等;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演讲比赛中也多次创造佳绩!
翻译系取得的这些佳绩,是全系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翻译专业“实践 + 比赛”创新培养模式的硕果!翻译系师生会再接再厉,在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以特色培养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实践比赛为杠杆,以转变思想为动力。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紧抓机遇、深化改革,坚定稳步地推进翻译系与外国语学院的内涵式发展!
黎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