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党政办公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生工作  
国际交流  
学术研究  
党政办公 首页 > 学院新闻 > 党政办公 > 正文

中国社科院黄成龙教授做客外国语学院译介学与海外汉学研究所“语言类型学沙龙”

    2015年9月24日下午4:00,在外国语学院小会议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黄成龙教授应邀出席外国语学院译介学与海外汉学研究所启动的“语言类型学沙龙”,做了题为《类型学研究中的采样》的学术报告。黄成龙教授是四川羌族人,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当代语言类型学研究大家罗仁地(Randy LaPolla)教授的高足,在类型学研究领域造诣不凡、成就卓著。学院译介学与海外汉学研究所唐均所长主持了本次讲座;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以及西南民族大学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开始黄成龙教授便从国际语言学研究趋势方面道出类型学研究的重要性,强调在功能语法,形式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研究三足鼎立的当下,研究类型学极为迫切。黄教授提到语言类型学的含义,一是指跨语言结构类型的分类,二是类型归纳,三是功能-类型解释。其中黄教授特别介绍了“格林伯格学派”的类型学观。他指出,三点分类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三个层面与任何经验科学分析的三个阶段对应,是由类型分类,寻找语言共性到进行功能-类型学解释的一个过程。
    随后,黄成龙教授谈到了国外类型学的采样问题,列举了国外众多相关领域研究者的语言类型采样情况,从语言采样数量等方面进行比较。进而谈到国内类型学研究中的采样问题,作为汉藏语系语言研究学者,黄教授特别指出现今汉藏语言样本太少所产生的问题。黄教授分别介绍了汉藏语系,南岛语系以及南亚语系的构成和分类,尤其阐述了其中各个语族所对应的地域分布情况。他提到由于语言变化众多,研究者不能仅仅以国内129种语言概况作为采样标本。同时指出跨语言结构类型的分类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历史比较语言学,进而作用于人类语言的演变。
    最后,黄成龙教授谈到语言类型学采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是研究者需要兼顾每个语系,注意地域平衡,二是要涵盖各语族,语系及各语种,再者要将文献差异研究与口语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掌握类型学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进而研究语言。
    黄成龙教授讲演完毕,参与讲座的师生们踊跃提问,黄成龙教授耐心回答了大家的提问。大家讨论激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俞森林副院长专程前来会见了黄成龙教授。


外国语学院2015届研究生
金艾文(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