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党政办公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生工作  
国际交流  
学术研究  
党政办公 首页 > 学院新闻 > 党政办公 > 正文

中国翻译协会交通翻译专业委员会召开首次工作交流会

    2025年5月7日下午,中国翻译协会交通翻译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后的首次工作交流会在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召开。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副院长朱颖、翻译研究部副主任吴晓蕊及闫沛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俞森林,专委会副秘书长、西南交通大学翻译中心主任戴若愚,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黎明、翻译系主任宋美华、翻译中心秘书谢攀、国际传播中心秘书李莉等出席会议。


中国翻译协会交通翻译专业委员会工作交流会现场

会上,俞森林总结了自2024年11月轨道交通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及2025年4月交通专委会正式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他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及主要工作等方面介绍了专委会的阶段成果和下一步工作规划。俞森林表示,西南交通大学是该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外国语学院将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和交通翻译专业委员会两大平台,发挥交通大学的特色与优势,聚焦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和国际传播战略需求,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交通治理体系建设与变革,着力培育交通领域国际化人才,助力交通翻译行业提质升级,讲好中国交通故事,提升中国交通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朱颖副院长对专委会工作成效表示肯定,并提出中肯建议。她强调,专委会要面向行业广泛吸纳成员,加强与交通领域企业的紧密协作,完善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习与实践基地建设,充实翻译与国际传播专家库,为“四译”工程凝聚力量。她建议将交通故事纳入“译介工程”,并与中国译协其他专委会携手,积极研制发布行业标准和规范。

黄玉龙院长提出,专委会今后的工作应注意“三个结合:一是与交通运输行业翻译及国际传播需求相结合,推动交通技术和标准“走出去”;二是与中国翻译协会的“四译”工程相结合,对外讲好中国交通故事;三是与中国外文局及翻译院具体工作相结合,协同推进相关工作走深走实。黄玉龙院长专委会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打造专委会新媒体等多元化信息发布平台;二是围绕翻译与国际传播推出系列研究与实践成果,积极展示行业风采;三是将“轨道交通翻译与国际传播高端论坛”升级为专委会年会,由成员单位轮流举办,进一步扩大专委会影响力。

专委会成员表示,此次交流会的成功召开,为专委会的未来发展明确了方向。专委会将持续在人才培养、行业规范、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为提升中国交通领域国际传播能力贡献力量。


交流会结束后,黄玉龙院长以加快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投身新时代国际传播实践为题,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了专题讲座。他指出,要助力中国文化的“走出去”与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必须深入研究国际格局与中国发展态势,准确理解对象国文化和受众需求,注重国际传播效果。这是新时代外语人才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他强调,新时代国际传播应以外语为基础、专业为支撑、文化为关键,应用型外语人才应当“内知国情,外晓世界,融通中外”。讲座期间,黄院长与师生积极互动,针对翻译与国际传播中的实际问题做出详细解答,赢得了阵阵掌声和师生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