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就业信息  
经典悦读  
资料下载  
经典悦读 首页 > 学生工作 > 经典悦读 > 正文

俞森林:马克斯?韦伯在中国--外国语学院“喜迎校庆,悦读经典”系列讲座实录

讲座时间:2016年3月10日星期四19:00—20:30
讲座地点: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
主讲嘉宾:俞森林教授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非常荣幸,我是第一个正儿八经站在这给大家做讲座的老师。今天将于大家分享马克思·韦伯,尤其是他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几年前我在读博士的时候修了基督教研读这门课时,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其译本特别多,大家读外国作家的书的时候,其实要注意一下翻译这个问题。今天我就介绍一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中国译界的情况。
今天我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关于马克思·韦伯的主要介绍。我们主要分享《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还有他在中国的翻译情况。它在中国的译本里面有几个问题,简单的给大家评述一下。马克思·韦伯出生于1864年,在1920年去世。德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与卡尔•马克思、法国的•涂尔干并称为“现代社会学三大奠基人”;曾任教于柏林洪堡大学、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代表德国前往凡尔赛会议谈判;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关于他的学术渊源,首先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对韦伯的学术渊源和成就这样赞誉到:他不是哲学家,但在大学读书时就熟悉大多数古典哲学体系。他不是神学家,但他的著作表明他广泛阅读过神学书籍。作为经济史学家,他几乎读遍了这个领域以及经济理论的一切著作。他具有第一流的法律头脑,对法律的历史和原理了如指掌。他对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东方社会的历史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他专心研读过当时所有重要的社会学论著,就连那时还鲜为人知的弗洛伊德的著作也为他所熟悉。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中的一个,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其中的一个著作。
他本来要把世界所有的宗教研究一下,但由于他的去世,他的研究没有做完。
通过宗教社会学的研究,韦伯试图回答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且仅在西方文明中,才出现了一种被西方人所认为的其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究竟应归结为哪些事件的合成作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也是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他的著述主要集中在宗教社会学与政治学领域,当时他被认为是一个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他的著作大多都是在他死后由他的妻子收集修订完成的。美国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对韦伯的著作和传播做了巨大的贡献。《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大多都是从他的英译本转译过来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西南交通大学的2016版经典阅读推荐书目里面的,为什么要选这本书来分享,本书的译本非常多,哪个译本更好呢?我们在中国的汉语译本大多都是从英语译本转译过来。这里我们谈到一个转译的问题。最早的圣经英文版最权威的是《钦定圣经本》,是从希伯来文到希腊文到拉丁文转译的。马克思主义是怎么到中国的,是从日本这么翻译过来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传入到中国很大程度上是转译过来的,这本书他的意义也是比较大。但他的正文只占三分之一,其余的都是为了回答发表后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写的注释,这也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1920年的时候收录在宗教社会学文集里面。
关于这本书他的结构,看上去很简单,如果去掉他的注释是很薄的一本书。它分为五章两个部分,韦伯在这个书中他论述宗教观念(新教伦理)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力(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韦伯力图使用分析统计数字确立一个事实,即资本主义兴业兴趣和成功率与基督教新教背景存在着某种相互关系:“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地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状况: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资本主义愈加放手,这一状况亦愈加明显。”韦伯说:“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基。”韦伯理想的资本主义:不是通过抢劫、掠夺等暴力手段获得原始积累,而是以合理地计算收支,有条理地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为特征。这种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与新教徒那种井井有条、系统安排的入世禁欲主义生活方式是完全相一致的。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提供了一种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从而成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它的译者之一陈平对这本书的评价:“韦伯之于社会学,正如牛顿之于物理学,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著名学者顾中华“这部作品虽然篇幅不多,但是它在社会科学界激起的讨论和受到的重视,不输于马克思的《资本论》。”这本书到2014年还在出版新的译本。从1920年出版开始,1958年英文译本问世,后来在中国1986年翻译成中文,一直到现在他还在出新的译本。一方面他说明他有翻译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本书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一个中文译本。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这本书在中国的翻译情况。我列举了一共13本,最早的出版时间1960年,最迟的2014年。最初的叫张汉裕节译于台湾协志出版社。在大陆最早的是黄晓京、彭强在四川翻译的,现在我们图书馆还能找到。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修订本。87年由三联书店出版了于晓、陈维纲他们翻译的,在06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做了修订本。大家算一算87年到06年几十年之后又进行修订进行出版。接下来译本是不一样的陈平译.全彩插图本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然后是康乐、简惠美在台湾做的,然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7年引进。第一个推荐的是康乐简惠美的译本,这个本不是从德文原版翻译过来的。翻译最好不要经过多种语言,要不然会失去原意,信息严重丢失。大家知道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脉,托马斯,华特发明了一种国际通用的音标记录汉语。同时台湾的国语也和大陆的普通话也有区别。然后,我强烈推荐大家去阅读严克文翻译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在201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是目前国内最可靠的译本。它是于马克思·韦伯逝世90周年时出版的,这本书有西方社会学大师的全方位导读,而且本书的附录中还翻译出了它的姊妹篇《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翻译过程中他参考了多个版本的注释。
这种做法才是一个做翻译的严谨做法。当我们大家面对西方的文学名著时,通常都会有多种译本。如果选择了错误的一本,就会导致名著的价值大打折扣,这不是名著的错而是翻译的。所以在选择名著时,应当重视译者和出版社。我介绍的下一本书是苏国勋与覃方明译著的,这两人属于韦伯研究专家。其实做翻译还是内行翻译的比较好。当一个翻译翻译自己相关领域的问题时,会觉得比较轻松;而对于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可能就会比较困难。所以一个翻译除了要懂得两人语言以外,还需要。懂得相关领域的知识。翻译诗作必须要有一定作诗的才能,否则是很难翻译得贴切的。所以对于学外语的同学来讲,仅仅学习两种语言,做翻译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因为是专家翻译的,所以读起来会比较晦涩难懂。下一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的,马奇炎、陈婧翻译的。这本书是简明版,着眼于准确性与可读性。他把原文的注释删掉,旨在让入门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本书。如果想简单的了解这本书的话,这个译本是值得推荐的。我们阅读一本译著,译注的翻译腔是一个常见的通病,很少能有译著能做到完全贴合本土语言。不过也有例外,培根的《论读书》在被翻译家王佐良翻译时,完全是一种中国味儿。下一本书是13年,由沈海霞等翻译的,但未对前人的翻译有较大的超越。
在此我对学习语言的同学推荐两个英汉对照本。这样能够更加了解原汁原味的作者思想。第一本是外教社出版的朱倩倪、寿鹏的。第二本是李修建、张云江07年出版,这本书的优点是将书分成上下册,上册为原著,下册全部为译注。
如果将原著与译著相对比,可以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就是关键概念的翻译。如下面一段话:

  • The word "rationalism" is used by Weber as a term of art, to describe an economic system based, not on custom or tradition, but on the deliberate and systematic adjustment of economic means to the attainment of the objective of pecuniary profit.)(Weber, 1958:I(e))
Rationalism到底是应该翻译成合理主义还是理性主义?在帕森斯英译本的序言中,将这一词作为专门术语来描述一种经济制度,这种制度不是基于习惯或传统,而是经过周密计划,有系统地调整经济手段,以达到获得金钱利益的目的。Deliberate——故意的,systematic——系统化的,那这句话是“合理”还是“理性”?如果和上述的两个词有关,那么这里的rationalism就应该把它翻译成“合理主义”。第二个词,calling,是翻译成“天职”好呢,还是“职业”好呢?这个词是含有宗教含义——上帝安排的任务。后来这个词就有“职业”的意思。马丁路德在翻译这个词的时候就赋予了它宗教改革的意识,这使我们日常的活动具有了宗教的意义。所以,一旦“职业”和宗教联系起来,它就表示那是上帝给我们安排的活儿。所以把它翻译成“天职”更好。
还有,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就一定要了解基督教文化。当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而中国崇尚儒家文化。中国强调祭祖,那这算不算宗教呢,所以他们有了礼仪之争。我们做翻译的时候也千万不能望文生义,而历史文化背景常识我们也需要知道。所以我们做翻译一定要以严谨的态度,对读者负责。

稿件整理人:
格致书院
裴宏伟、罗洁、高杰、张振宇、贺琎

主讲嘉宾介绍:
俞森林,博士,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译介学方向博士生导师,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加拿大女王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访问学者。
现主要研究方向:译介学、翻译学、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