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就业信息  
经典悦读  
资料下载  
经典悦读 首页 > 学生工作 > 经典悦读 > 正文

王昕:梁漱溟与《中国文化要义》---外国语学院经典阅读系列讲座实录

讲座时间:2015年10月31日星期五 19:00—20:30
讲座地点:图书馆二号报告厅
主讲嘉宾:王昕

今天讲座的题目是《梁漱溟与中国文化要义》。我希望同学们从这本书中看到的不仅仅是这本书,而是这本书背后的人,以及这个人背后的文化。
他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或者说作为中国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应该对我们思考今天社会的发展方向有所启示。我们现在的社会思想比较多元,新儒家学派在中国多元化的思想取向中可以占得一席之地。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新儒家学派的这一批人用西方的思维路径来反思中国曾经的传统文化,反思的目的是想求索我们曾经的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社会中是否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选这本经典作为今天推荐的阅读书目来抛一块砖,如果大家听了有兴趣,再去了解梁漱溟另外的书或者思想,我们的讲座就算有意义了。
我个人觉得要了解梁漱溟,大家应该要了解梁漱溟的三大经典著作。第一本是他28岁写出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那个时候他还在北大任教,他作为一个仅仅只有初中学历的人被蔡元培邀请当上讲师,后来又当上教授。他在北大哲学系讲的是印度佛教哲学,所以在他的第一本专著里面分析了整个世界的文化走向。他将这个世界的文化走向分为三个路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他认为这三个类型的文化差别是非常大的,路径是完全不同的。这三种文化在以后世界发展走向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对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他的第二本书是我们今天讲的重点,这本书是在他56岁的时候完成的。这本书历时7年,经历了抗战与内战。这本书在1949年出版,运用了西方的理论分析法,比如唯物史观、进化论等方法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并将之与西方社会进行对比。像梁漱溟先生静下心来通过一本书来反映这个社会在我看来是非常深情的行为。他的书里没有批判,没有指责,也没有很明显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颂扬。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深深热爱。
最后一本经典是他的巅峰之作,82岁成书的《人生与人心》。从他的三本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这一生思想的发展脉络。从早前思考世界文化走势,到中年思考中国文化自身的问题,到最后思考人与自我的问题,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总结。《人生与人心》在成书的50年前就开始了,他在构思人生的价值意义何在,半个世纪以后他才给自己交出了答卷。他一直在身体力行,不断实践,在80多岁的时候才给自己画下完满的句号。
关于今天我们重点讲的《中国文化要义》,我想通过三个问题来介绍这本书。虽然这三个问题不是这本书的全部,但我们选择这三个问题来看看梁漱溟的思路。在座的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先思考一下,第一,中西文化的分水岭是什么?第二,如何解释中国人缺乏公德?第三是中国人靠什么提供人生意义?
第一个问题,中西方文化产生这么大的差异,那它们的分水岭是什么?梁漱溟认为答案是宗教。先看一下西方文化。它来自三大文化:古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和古罗马文化。它们汇流后形成的文化的最重要特质就是——宗教。从底层物质经济往上走,宗教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西方的一切文化表象,高级别的文学乃至艺术等等都可以归结于靠宗教精神的指引。西方宗教一大特质:人神是隔离的。人在生活中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楷模,那就是神。神是完美的,人只能无限接近完美和真理,却永远无法像神那样。这是西方人的一个思维方式。人神割裂,才产生人的求真精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没有的。西方人会不断完善自己,他的动力是前方有神的指引。而中国文化中宗教这一块是缺失的。梁漱溟指出,虽然中国没国教,但中国有道德。所以中国的文化表象可以用道德来解释。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是——像圣人那样。所以中西方文化一个重大区别是:西方是人神割裂,东方是人神合体。中国人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圣人,就可以不朽了。中国人的核心精神就是道德精神和仁爱精神。
第二个问题,如何解释中国人缺乏公德?梁漱溟从不同的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进行反思。西方宗教文化中,每个人对上帝负责,个人主义超前。大家最重视共同信奉的宗教,所以在宗教的统领下也看重团体,由此团体生活带来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和公德之心。所以当中国人出国时那些没有公德心的行为不只是简单的素质问题,更深层次是文化、社会结构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古代架构是金字塔型的,君主高高在上在金字塔尖,农民如散沙分布在塔底,这些农民的关系靠家庭连接:宗法或者是氏族。这个控制是十分有限的。金字塔的中间,黄仁宇的解释是:大批的文职官僚。靠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在皇权和整个宗法社会之间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这样子的一种社会结构,家庭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十分庞大,而团体基本上可以忽略。这就是中国历朝历代闹革命,不是被逼上绝路绝对不会去伸张自己的权益,因为要结合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团体,或者说没有团体意识。个人基本上被淹没在宗法制或者家族制的洪流中。中国人的个体意识非常薄弱,至少是在古代传统文化之中是这样。
现在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与以前很不一样了。在以前,个体基本上是可以被牺牲掉的。这是整个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我刚才用金字塔比喻,这是黄仁宇的一个观点。那么还有费孝通做了另一个比喻,差序格局理论。它把宗法关系比作波纹状,就是一颗石头扔到水里形成的涟漪这么一个形状。这个解释宗法制底层的状态,比如一个村,这个石头落水的地方是村长,离他最近的一圈波纹是他的家人,而再向外则是他的亲戚,第三圈则是其他有声望或者有财力的人。最外层则就是那些即无财又无权,可能连男丁都没有的孤儿寡母。这就是中国的宗法社会结构。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是一个缺乏集团生活的社会,从这样一个社会架构里面成长起来的中国人缺乏公德意识是当然的。中国人的公德意识到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和我们的传统架构是有关系的。
从我们这个大的中西文化的比较到中西社会结构的比较的最后一个问题:既然底层百姓如同散沙,很难凝聚,那么到底是什么来统摄众人,将中国一统而且经久不衰?梁漱溟提出来了,为什么中国这散沙一般的结构在日本入侵的时候没有崩塌,而是传承下来;持久战还可以打那么久?这种统摄众人的力量从哪里来呢?或者我们换一种问法:西方有宗教可以统摄,基督教统摄起来对付伊斯兰教。两大教派互相撕逼。这是很常见的。那中国人呢?是怎样统摄的?有没有信仰呢?大一统的中国屹立不倒,实践证明我们统在一起了,不管你说他是散沙或者是什么,它确确实实统一了。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问题:中国人靠什么提供人生意义?靠什么来统摄众人?
对人类社会来说,将人们统摄在一起一般来说是需要共同的信仰的。中国人有没有信仰?梁漱溟的解释仅仅是一家之言。新儒家学说的观点认为:宗族内部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宗族内部的伦理统摄了社会全局,伦理道德有代宗教的作用。所以儒家教人的是反省,这与外国宗教是完全不同的,宗教会给你一个外在约束表明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该做。儒家强调的内心的约束。从孟子中节选出来的一些也是强调内心,比如四端学说仁义礼智等,从人和人产生关系的时候的角度来进行反省,同样没有依循外界的准则,依然要求你跟随你的内心去反思。新儒家认为中国人的信仰就是信仰道德伦理,道德伦理在中国就有代宗教的作用。有人特别是搞宗教学的就会反驳了:如果它(道德伦理)成型为宗教,就应该有宗教的法则,有吗?没有!它应该有一个像上帝那样的偶像,有吗?又没有!中国没有一个统摄全国的国教,但见了庙都要进去烧香,不管他是那个教派的,大家都去拜一拜。这是中国人的一种实用主义观点,它真的能达到宗教信仰的高度吗?很多时候没有。真正能和宗教并肩的,梁漱溟指出是中国的伦理道德。虽然他没有条条框框行为准则,但它曾经是有礼乐制度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类似于宗教的守则。但礼乐制度目的是培养人的安和的理性,还是从人的内心出发的。中国人喜欢玩悬的,任何时候都是从本心出发。有一个例子:古代父母丧事守孝三年,孔子有一个学生问他不想守孝三年,一年行吗?如果不行就是宗教了,但孔子问他你心安吗?学生说他心安,孔子说心安就可以。所以儒家求得是过你心坎那一关就可以,这和西方宗教是不一样的。钱穆指出,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愚昧和暴虐,而这两个要素往往产生于宗教。钱穆解释说中国虽然没有西方那样的宗教,但并不代表中国没有道德,没有信仰。中国人信仰的是发自内心的人伦道德。
从某种程度上说,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文化,按照新儒家的观点,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打开智慧。如果礼乐制度类似于西方的宗教法则,那么伦理所起的作用就是组织社会。那我们来看,中国古代社会又是按照怎样的规则组织起来的?最近热播的《琅琊榜》中故事正好可以反映《孟子》说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福星;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这种伦理观在其他的文化圈是很少见的,只要上帝立起来了,那么人们只能匍匐在地,这是宗教社会的基本准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先秦儒家的观点太超前,或者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民权意识,平等意识。“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今天来看依旧是一种民权意识。在中国的宗法社会里,如何用先秦儒家思想的精华来期望君臣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儒家讲到人与人应该遵循情义超过一切,君主要内圣外王,才可以取信于人。这是儒家用伦理统摄社会,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精髓。梁漱溟解释的中国的文化信仰,是信仰道德伦理;信仰内圣外王;信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信仰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
由此我们反思一下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开始是从中西文化大格局看,差别在有无宗教,又因为宗教带来了两个社会结构的截然不同,还带来了两个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完全不同。落实到个人,人在思考自我时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人与社会是有关系的,当社会架构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影响人的思维。所以中国社会要求,要想成功,先做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只有修身齐家完成,才能去想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对自身的反思。而西方在不同的社会架构下的要求也不同,西方人会认为成功的第一步首先要是一个好公民。实际上梁漱溟的一生都在实践他的准则,思考人和世界的关系,然后思考人和社会的关系,最后思考到最高的人和自我的关系。梁漱溟说:一国之教育、学问和政治,根本是在人心。所以梁漱溟曾经辞职到农村,去思考如何改造农村。中国近现代落后,要学西方,但不是原封不动的学。他说的是要想民主,要实现农村自治,这种权利意识是要从每一个农村人的思想教育做起。对于梁漱溟来说,做学问就是做人,这个是现在很多中国知识分子中很难见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儒学大家,梁漱溟极力追求知行合一,一直在追求怎样去完成自己,真正是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主讲嘉宾简介:
王昕,外国语学院国际汉语系讲师,西南交通大学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总主考,主讲专业课程《中国文化概论》,全校公选课程《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全校通识课《全球化与中国文化》,教育部爱课程网慕课《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主讲教师。热爱教学,热爱阅读,热爱跟学生一起思考。

稿件整理人:裴宏伟 高杰 罗洁 张振宇 孟凡荣 贺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