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13:30,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首屏编播部副主编陶忻玥老师应邀莅临西南交通大学2025年媒介素养提升系列讲座,以“玩转校园新媒体的N种思维”为主题,向小记者们系统性传授融媒体时代校园媒体的发展之道。百余名师生齐聚一堂,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活动由党委宣传部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

融媒新局:洞察传播变革,把握时代先机
陶主编从媒体融合宏观现状引入,指出在客户端、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强势崛起并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逐步减弱。她梳理了自2014年以来、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期间行业的发展脉络,指出传媒行业已进入系统性变革的新阶段。面对变局,她鼓励师生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于细微处捕捉热点,方能在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

思维养成:构建五大思维,夯实传媒素养
以四川观察融媒账号的实战经验为蓝本,陶主编通过丰富案例系统解析了新媒体运营应具备的五大思维体系,即用户思维、内容思维、创新思维、运营思维、学习思维。其中,用户思维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内容思维要聚焦“暖、牛、巧、趣、美”等互联网用户关注偏好,更好适应碎片化传播;谈到创新思维,她以自己在“高考季”等常规选题的破题思路举例,介绍达成表达与技术双重创新的实战经验;运营思维指的是熟悉平台运营规则、明确账号定位、掌握运营技巧;学习思维则要求新媒体人突破传统思维限制,持续学习以不断深化专业能力。这五大思维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新媒体人的核心素养。

风险规避:坚守专业底线,夯实内容根基
宣传工作关系重大,记者们在日常采编中必须时刻绷紧风险防范之弦。陶主编结合近期网络典型案例,强调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重点防范三类风险:事实性差错、文字错误和数字错误。她重申“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价值观的正确性与内容的准确性是传媒工作的基石,唯有坚守专业底线,方能行稳致远。

互动交流:师生共话融媒,展现专业风采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现场观众踊跃提问,小记者们围绕“如何平衡权威性与年轻化表达”和“如何在采访时深入挖掘有价值的问题”等话题与陶老师展开交流。陶忻玥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耐心解答,其回答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意义,为同学们指点迷津。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针对校园新媒体运营思维的方法论指导,更是一次对同学们融媒思维的深度启迪。此次交流分享有力赋能学院学工新媒体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宣传工作新局面,为讲好交大故事、传递外院声音、弘扬校园正能量注入强大动力。

文案:杨奕可 摄影:兰雪妍 周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