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就业信息  
经典悦读  
资料下载  
学工动态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院专硕党支部开展校级示范主题党日活动之 “语脉相承·院史有声”——院史故事我来讲



        2025417日,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专硕党支部开展“语脉相承·院史有声——院史故事我来讲”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回顾学院历史脉络、讲述先辈事迹、党员感悟交流等环节,带领党员重温学院百年征程,深挖历史底蕴,赓续交大精神。院党委副书记李芹、院团委书记张茜、“西南交通大学英语学科发展历史脉络梳理”项目负责人郑博仁老师以及英语系2022级本科生冯伊滟等出席。

IMG_5480

 

首先,活动以“学院院史概览”开篇。支部书记潘佳辰作为主讲人,通过与学生党员同志的互动,了解“他们眼中的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进一步系统地呈现了自1896年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时期的外语教育萌芽、到1985年外语系成立、2001年成立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历程。

接下来,在讲述先辈事迹、了解“李斐英教授&抗战译员专题”环节中,主讲人冯伊滟同学,通过史料与文献详细介绍了“唐山五老”之一的李斐英教授的治学精神。作为学院外语教育的奠基人,李斐英选用的《英语与工程》教材兼顾语言能力与工程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交大早期英语教学注入国际视野。

IMG_5397

   在抗战译员专题中,支部组织委员杨倩讲述了王炳秋等校友在抗战时期投身军事翻译的事迹,重现了交大师生在民族危难中的家国情怀。在抗战时期,交大西迁至贵州平越(今福泉),师生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教学,以语言能力投身救国,并响应国家号召担任军事翻译,是无声战场的语言战士。他们用专业能力和勇气诠释了交大人的担当,用自己的英语翻译能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随后主讲人向党员同志们推荐观看纪录片《一所大学的抗战》,由西南交通大学出品拍摄,讲述了抗战期间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在烽火中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的办学故事,呈现了交大以专业之长竢实扬华、自强不息,践行报国之志、为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





       在支部党员分享环节中,党员同志们结合自身感受,畅谈对院史精神的理解。王雯辉同志从校史学习出发,感慨道“从1896年建校到抗战时期师生投身救国,交大人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建校129周年、即将迎来13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更应传承‘竢实扬华’精神,续写属于我们的时代篇章”。王一然同志结合李斐英教授事迹,提出新时代外语人的责任,“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在国际讲台上传授中文时,我们不仅要传递语言知识,更要讲好中国故事,这需要以双严传统’为准则,严谨对待教学细节,严格提升专业能力”。舒秋香同志在学习抗战译员的事迹后表示,通过纪录片、报道等方式,深刻体会到先辈们在战火中以语言为武器的英勇担当,自己将以他们为榜样,用专业服务国家发展。

IMG_5436




    最后,活动特邀郑博仁老师进行点评。郑老师对各专题分享给予高度肯定,并表示在院史分享专题中,曾经与外院其他教师共事的点点滴滴仿佛历历在目,同时提及李斐英教授对课程标准的严格要求。郑老师还鼓励党员们通过观看抗战译员纪录片等形式,进一步挖掘院史中的精神富矿,将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国家需求紧密结合。郑博仁老师表示,希望广大同学们在“外语 +”时代背景下,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能力,为学校、学院的建设和国家语言战略发展贡献力量。

IMG_546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