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系
新闻公告  
本系概况  
师资介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学习园地  
学生风采  
特别推荐  
系内通知  
学生风采 首页 > 德语系 > 学生风采 > 正文

【经典阅读】沈彬彬:从《论语》中君子义理阐述剖析今日之高等教育兼谈“五有交大人”

作者:外国语学院德语系2012级学生 沈彬彬 编辑:刘子宽 日期:2014/11/23
转自:扬华素质网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曝光了高晓松和蔡康永加盟的《奇葩说》节目片段,奶茶妹妹前男友,同时也是被称为“清华男神”梁植的奇葩找工作言论,让高晓松在节目中首次动怒。在节目中刚一亮相,梁植就说自己拥有法律学士、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学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但现在为毕业做什么而苦恼,希望三位导师支招。没想才说了1分钟,好脾气的蔡康永就直接按铃淘汰,理由是节目需要选手有自己的观点提问,而不是让梁植来找工作。随后梁植极力为自己辩解,解释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为什么会选择这三个专业,并表示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经历。此时一旁的高晓松已经听不下去,调侃称:“你就是北京话说的那种,我干什么成什么。我啥也没干,所以我啥也没成。”而且高晓松还善意提醒,如果梁植不亮出点新观点,自己也准备按铃淘汰。但之后梁植始终没有办法跳脱这个话题,此时的高晓松已经按捺不住火气,火力全开炮轰。直言自己知道梁植是目前清华在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但对于一个名校生,对国家、社会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反而纠结在工作,如此小的格局实在有失清华高材生的身份。高晓松甚至以一句重话对梁植全盘否定:“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高晓松之问,不禁让人立刻联想到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笔者曾于此前撰文“从《论语》中孔颜对话及孔颜互评谈今日之望子成人”,希望广大父母能够走出“望子成龙”的认知误区。而今天则有鉴于此,不禁想再从古代先贤孔子以及今日交大校长徐飞对于杰出人才(君子)的定位、评价和看法来深入探讨和剖析今天之高教育人,希望能为高教育人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记载着孔子对于君子的定位。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具体而言,“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和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正所谓 “百无一用是书生”。因此真正的君子,应当做到“文质彬彬”,即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能迷失本性。我们再回过来看今日之梁植。其通晓法律、金融和新闻传播,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名校清华大学的风云人物,按理应当前途一片辉煌,然而其对于自身未来之发展却无所适从。由此可见,其本人或者其所处的环境必定没能很好地处理文与质之间的关系,这也理应让人深思和反省高教的育人之道。

《论语》中多处提及育君子之道。《论语·为政》中记载到,子曰:“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论语·雍也》中也记载道,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意思是说,孔子说:“君子应当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道,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是说,孔子说:“君子只计谋于道,不计谋于食。耕田也有饥饿的时候,学道也可得禄食。所以君子只忧道之不明不行,不忧贫不得食。“结合以上三条,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完全背离了高校真正的育人之道。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理应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培育国家重器和民族未来。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当下高校工具理性大行其道,价值理性几近淡忘。表面上看,现在的大学高水平论文发表得越来越多,科研成果也越来越显赫,然而在思想贡献、社会担当和精神引领方面却乏善可陈。特别是在培养人才方面,过分强调与市场接轨,过分强调专业和就业,很多大学甚至一些著名大学已经堕落成为职业培训机构!这也难怪,堂堂的清华一哥,竟也困顿于未来工作难题!窥一斑而知全豹,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五有新人,国家重器
 
徐飞校长在2013年9月12日就职西南交通大学校长的演讲时提出培育“五有交大人”。“五有”的具体内容是: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徐校长感慨道,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五有”学生;培养“五有”学生的教师,应该首先是“五有”教师;全社会的公民,也应该自觉成为“五有”公民。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国家和民族,才有明天、前途和未来。

大学的使命,绝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教育莘莘学子专业成才,更重要的应当是要培育学子精神成人。大学倘若沦为职业培训机构,那与专门技校何异?大学绝不能忽视学生责任和担当精神的培育,绝不能重“术”轻“道”、本末倒置,甚至舍本逐末。徐校长悲叹道,现在很多学生活在一种小我的世界里,热衷考托福、GMAT,GRE,出国留学,追求拿一份体面的薪水和拥有一个令人仰慕的职位,公民意识和公德心淡薄,绝少关心公共领域的事务,很少去想过自己为社会、国家和民族能做什么,为天下苍生能做什么,严重缺乏孟德斯鸠所强调的“德性”。

那么,如何成为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新人呢?窃以为,首先现在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应该扭转重理工轻人文的错误观念。很多人都认为自然科学可以产生现实生产力,能带来实际效用,人文科学虚无缥缈,无关紧要。实则不然。的确,自然科学在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剖析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中,为解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但殊不知,人还应该要有彼岸情结,应该要有意义世界和价值空间,应该对工作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其次,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超越功利和追寻终极意义的良好素养。诚然,自然科学容易批项目、做研究和出成果,但人文科学才能真正发现自我、解剖自我和完善自我。而这种超越功利的做法和对终极意义的探寻,则需要人有一种难能可贵的责任、使命和担当精神。毋庸置疑,“五有新人”的意义就旨在培育学子志存高远,肩扛责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美好精神!

纵观人类社会,不论是孔子传统的“君子”之道,亦或是徐校长新提的“五有新人”,两者蕴含的道理都是一脉相承。在正确的思潮指引下,让我们满怀期待,中国的高等教育必将培养出杰出人才,广大学子定能成人成君子!

 


 
作者简介: 沈彬彬,男,生于1993年12月25日,浙江绍兴人,现居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德语一班班长,学生党支部书记和校园大使团大使。热爱古文,推崇国学。曾获美誉:沈诗任笔,文质彬彬。梧桐嘉木,凤凰求栖。深信士不可以不弘毅,所谓非弘不能任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