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系
新闻公告  
本系概况  
师资介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学习园地  
学生风采  
特别推荐  
系内通知  
学习园地 首页 > 德语系 > 学习园地

中国德语专业史1

语专业的同学,你了解中国德语专业的历史吗?中国最早开办德语专业的学校有哪些?民国时期有多少人会德语?当年北大德文系的学生都要学哪些功课?文革时期又是如何开展德语教学的?有哪些名师为德语专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带着这些问题,敬请阅读:
 

 

 
中国德语教育史要 (节选)

文/ 魏育青

 

中国的德语教学至少在1872年同文馆增设德文馆时就开始了,通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经历了高峰低谷,已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层次,具有核心内容和边缘接口,能为国家培养传统日耳曼学和新型德语国家研究人才的高校专业学科。对这段富有教益的历史发展过程,以下分四个时期加以简述。
 

 

1872—1949:中国德语教学的初创和奠基
 
 

 

 
中国的德语教学可回溯至同治年间。1872年同文馆增设布(普鲁士)文馆(后称德文馆),以第图晋(Titouskin)为教习,一说是伟贝( Weber) ,1872年和1881年聘有夏干(Hagen)和班铎( Pandar)等执教。
 
1876年同文馆学制规定“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从1888至1898年有吴乐福等6名德文教习。学生人数不详,只能根据零碎资料推测大概:1889年120名学生中,优秀者为20%上下,其中德文一、二人而已;1887年、1888年、1893年及1898年四个年份中参加大考的德语学生人数分别是10、10、11和16,位居英、法、俄语之后。1901年底同文馆并人京师大学堂,不久更名为译学馆,德语为主要语种之一。
 
 
 
1903年底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共为8科,文学科包括9门,其中有德国文学。从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月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京师大学堂先后有汪昭晟等10人教授德文。
 
分别建于1886、1887、1895年的天津武备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党、湖北武备学堂,以德语讲授主要或部分课程。1893年张之洞创立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1895年湖南湘乡绅士开创东山精舍,其方言斋均依照京师同文馆模式,设德语等四门外语。1903年起,中国高等学堂学生可选德语为第二外语。1913年起,四川、湖北、福建的公立外国语学校均设德语,如1915年,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有德语本科一个班14人。
 
 
 
 
同济大学以及上海理工大学历史悠久的德语教学始于1907年,其共同源头为同济医工学堂,当时学生先读4年德语后读医利或工科,德语为第一外语和教学语言,1946年同济的理学院扩充为文理学院,其中增设外国语言文学(德语文学)系。复旦大学的外文系与学校同龄,很早就设立了德文科。南开大学办学初期就设有德文课程。中国共产党1922年创办的上海大学也开设德语课程,《暂行校规》计划设立的16个系中有4个外语系,包含德文系。
 

 
20世纪德语界的“北冯南张”
 
燕京大学西语系学生多修英语,另有德语等第二外国语。1918年北大文科中有顾兆熊开设的德文课程。北大1919年改门为系,全校14个系中就有德文系,由蔡元培聘请德国教授欧尔克(Waldemar Oehlke)等讲授,张威廉为首届学生之一。
 
冯至1921年入北大预科,毕业后进德文系。当时学生并不多,1934年度全校毕业191人,其中德文系仅2人。该系1924-1925年度的课程就有:诗、戏曲、散文、上古及中古高原德意志语、德国古代文学史、德文修辞学及文体学、德文成语、德文作文、日耳曼国粹学、德国十八世纪文学史、德国近世思想潮流概论、德文尺牍、历史的德文文法、德国诗学、德国大思想家之人生观与宇宙观、德文小说、德意志考古学、德国诗律学、德国近世之文学、德国语言学之沿革。
 
1931年,英、法、德文系合并为西洋文学系,后称外国文学系。1931-1932年,该系德文组开设了文法实习与翻译、戏曲、散文、德国文学史、作文、德国诗律学、德文修辞学及文体学、德国大思想家及大诗人之人生观与宇宙观、德国语言及文献学之沿革、德国语言之历史的文法、德意志民众文学、世界文学史大纲、名著研究等课程。当时任北大德文系主任的杨丙辰也在清华任兼职教授。抗战时期在群英荟萃的西南联大外国语言文学系从事德语教学的名师有冯至、杨业治、陈铨等。
 
原中央大学外国文学系较早开设了德文及德语文学课程,可以说建于1947年的南京大学德语专业在中国德语教学和研究方面也极具影响。


 
1949—1966年:中国德语专业的构建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旧中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在全面学习苏联模式的过程中,单一的外语学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原本外语院系均设于综合大学内的局面不复存在。以北外和上外为代表的一批外语学院在德语专业教学和研究方面起到了顺应时事的重要作用,不少综合型大学的德语专业则在50年初院系调整时被合并,直到文革结束后才恢复中断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经过调整,当时只剩下北外、北大、南大设有德语教学点。
 
北外德语专业当时称北京外国语学校德文组,建于1950年3月,规模很小,姚可崑称“两位教师、14名学生、一条心、合起来正好是个‘德’字”。当时的学生都是军事干校的学生。其后两年未招生,1953年起招收高中生,学制4年,每年招收一个班,1953年28人(包括5名朝鲜留学生),1954年19人,1955年23人。1956年德语专业独立设系,招收了6个班,学制改为5年,1956年90人,1957年54人,1958年30人,1959年71人,1960年45人,1961年48人。1962年并入东欧语系,招生人数为1962年22人,1963年14人,1964年26人,1965年15人。德语专业创业之初只有姚可崑和李康2名教师,到1956年时教职工已达13名,外加2名民主德国专家。从1957年起师资不断扩充,1962年外交学院德语专业并入北外德语系。
 
北大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入了清华、燕京、辅仁、北师大的部分教师,重新组建西方语言文学系,下设德语专业。冯至兼任北大西语系主任,田德望为教研室主任,教师有杨业治、严宝瑜、赵林克悌、谭玛丽、蔡思克等。50年代中民主德国派遣教师尼彻夫妇(54-56)和马乃特夫妇(56-60)等来北大德语系参加教学。57北大开始鸣放和反右,58年起干部下放,部分教师派往农村劳动,带学生下农村参加教改。50年代末北大就招收研究生,据当时研究生回忆,“那时的研究生制度沿用老北大的一套,没有什么明确的规章制度,自己选几门课去听,和导师的关系一般非常松,也可能因人而异,主要是自己看书。系里让我教一点辅导课,还兼任文学教研室的学术秘书。”
 
南京解放时,原中央大学德语专业第一届学生尚未毕业。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西语系德文组由来自南大、复旦、同济的师资组成,有教授7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2人,在校学生36人,负责人为商承祖。1954年西语系下设德语语言教研室(主任张威廉)和德语文学教研室(主任陈铨)。1956年,民主德国葛来福教授来南大任教。同年,招收了1名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1957年,德语专业改为五年制。1956-1957年,外文系有德文教授6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1人,在校学生(含研究生)77人。1964-1965学年第一学期有德文教师24人,学生人数为19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央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当时已设德语和俄语专业,以满足当时与苏联和民主德国经济往来的需要。德语专业招收2个班,每班调干生十余名,由中央贸易部所属部门报送带薪学习。1954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成立,德语专业并入外语系,廖馥君、廖中霈父子在此任教。
 
1956年,上海俄文专科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增设了德语专业,在教师进修工作告一段落后,于1958年夏开始招生,后来在1963年9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逐步成为中国德语教学的重镇之一。
 
至此,“三个教学点”的格局被打破。当时全国设有德语专业的院校有教师6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人,讲师17人,助教27人。在校学生420余人。1953-1956年,全部四所院校德语专业一共才毕业学生138名。
 
中山大学德语专业创立于1958年。此后,各地外语院校德语系纷纷成立。西外德语专业建于1959年。1960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成立,其外贸外语系中设有德语专业。川外德语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当时,新组建的德语专业隶属英语系,直到1964年才与法语专业共同组成法德语系。
 
1964年高教部等五部门的《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要求发展高等外语院系,从1964年到1970年计划德语专业年均招生人数450人,1970年前预计毕业生人数1702人,居英、法、西、俄四语种之后。为此7年内需补充和充实德语师资930人。
 
北二外成立于1964年,开设德语等多个语种专业,曾拥有德语等专业的新华社外文干校并入该校。1965年广外创办时就开设德语等4个语种专业。同年,国际关系学院在外交学院分院的基础上建立,设有德语等五个专业。
 
至1966年,12所高校开设了德语专业,即北大、南大、中山、北外、上外、广外、川外、西外、对外经贸、上外贸、国关、北二外。
 
教学计划方面的工作也开展起来。如南大德语专业1956年实行新的四年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其他语种一样分四大类:政治理论等公共课,所学语言国文学语言技术训练,所学语言国文学语言理论,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汉语。
 
至于德语专业教材,50年代初主要使用从苏联及民主德国引进的教材以及解放前的旧教材。1961年,全国文科教材编选工作办公室成立(1963年改名为文科教材编审工作办公室),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材编选工作组成员有冯至。50年代中期,姚可崑、祝彦、唐进伦参考苏联教材编写了基础德语教材《大学德语课本》。姚可崑编第一册,谭玛丽等编第二册,张威廉等编第三册,南大外文系德语专业教研组等编第四册,分别于1956/1958/1961和1965年由北京时代出版社出版。此外,商务印书馆1959年和1965年分别出版了译自俄文的《德语动词》和赵林克悌、邱崇仁编的《科学技术德语课本》等。60年代,教育部组织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姚可崑任主编,编写了《德语》1-4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54年北大就派出青年德语教师赴民主德国求学,师从著名日耳曼学家汉斯·迈耶尔(Hans Mayer)等。1964年,教育部关于1964-1966年派遣外语留学生的三年规划中的学习语种包括德语,计划派遣的留学生中有德语45人。
 
1959年教育部颁发《关于高等学校外语课程设置问题的意见》,其中指出可以按专业的不同和学校的师资条件开设除俄语和英语之外的第二外语如德语、日语、法语等。1959年,北外开办了附中,招收了6个班240名学生,开设了德语等语种。1963年,教育部《关于开办外国语学校的通知》要求在两三年内建设10所外国语学校,开设包括德语在内的七个语种,并确定了11所接受外国语学校毕业生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