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系
新闻公告  
本系概况  
师资介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学习园地  
学生风采  
特别推荐  
系内通知  
新闻公告 首页 > 德语系 > 新闻公告 > 正文

我校参与举办的“当代中国歌德研究现状”研讨会在渝召开

       2016年4月9日,由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和重庆图书馆联合举办的“艺术是自由的女儿”——歌德、席勒和魏玛古典主义文化周系列活动在重庆图书馆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系主任莫光华教授和何俊博士参加“当代中国歌德研究现状”研讨会并作了专题报告。德国驻成都总领事施恪博士(Dr. Schmidt)、魏玛歌德协会主席戈尔茨博士(Dr. Phil. Habil. Jochen Golz)、重庆图书馆馆长任竞、华中科技大学德语系系主任谭渊教授以及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系主任李大雪教授等出席相关活动。      
      德国驻成都总领事施恪博士和重庆图书馆馆长先后致辞,向文化周活动的举办以及研讨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福,对海内外嘉宾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魏玛歌德协会主席戈尔茨博士首先向大会作了题为《魏玛和德国古典主义》的报告(由莫光华教授担任翻译)。戈尔茨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文学达到顶峰,史称魏玛古典主义时期。“而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正是席勒和歌德。”他说,德国古典主义在政治上反对德国大革命的激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陶冶性情,培养完整和谐的个性。在艺术上,以古希腊艺术为典范,把“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视为最高理想,追求庄严肃穆、完整和谐。
       随后西南交大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系主任莫光华教授向大会作了题为《当代中国的歌德研究概览》的报告。莫光华以冯至《十四行集》之“十三·歌德”作为引子,从老一辈歌德专家讲起,对当代中国歌德译介与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并指出,目前在研的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全集》翻译”和“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是我国歌德学界的大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歌德译介与研究的发展,必将产生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新生代的歌德学人。
      华中科技大学德语系系主任谭渊教授向大会作了题为《歌德与中国女诗人——中国母题中的世界性因素研究》的报告。在报告中,谭渊引用了歌德对世界文学概念的论述,并以歌德对小说《图兰朵》的评论指出了歌德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从这两点出发,谭教授阐明了歌德在与中国文学的接触中找到了中国文学对于德国文学的意义。他以《好逑传》、《花笺记》、《百美新咏》等为例,细致地讲解了“歌德与中国女诗人”这一主题,并通过比较中文原文、英文翻译和歌德译文的不同之处,解释了歌德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和理解方式背后的动因:“歌德认为中国人更接近自然,中国本身就是自然”。
       西南交大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师何俊博士以《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及《迷娘曲》在早期中国的变异接受为题,通过分析马君武、郭沫若、杨武能等十多位译者的译本,阐释了由于转译等方式产生的讹误现象。他还借助对郁达夫小说《南迁》的分析,揭示了作者受日本“私小说”等的影响,对《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进行了创造性借鉴。此外,何俊博士还对迷娘形象在接受过程中的性属问题进行了探析。他认为,类似这样的转换彰显了异域文化场域及特殊时代环境对特定文学形象的影响,改写之后的形象已经距离迷娘原型越发遥远,但与中国特殊时代的特殊文化场却越发贴合。
       研讨会现场近两百听众包括重庆各高校的德语专业学生和重庆市民,我校德语专业部分研究生也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结束后,与会嘉宾和部分听众还参观了重庆图书馆内举行的“魏玛的世界”图片展,对德国古典文学的历史文化语境有了直观的认识。(沈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