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系
新闻公告  
本系概况  
师资介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学习园地  
学生风采  
特别推荐  
系内通知  
新闻公告 首页 > 德语系 > 新闻公告 > 正文

【创源大讲堂】冯亚琳教授论《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

        2014年10月30日16点30分,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冯亚琳教授在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漫游与迁徙——歌德《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中的文化空间关联”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德语系主任莫光华教授主持。
       小说主人公威廉•麦斯特是一个漫游四方的年轻人。在漫游途中,他亲眼目睹了人类在占有新土地之后对新的生活与文明的缔造过程。歌德通过《学习时代》到《漫游时代》实现了思想上的跨越,亦即从18世纪进入了19世纪,直逼遥远的20世纪,同时意味着由个人主义朝集体主义的思想转型。就叙事层面而言,小说由三部分组成,采用了典型的框形结构,不仅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情节,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拼贴特征:书中夹杂有完全独立的一些短篇小说、往来书信和日记,甚至在第二卷末附有随感式的《在漫游者意义上的观察思考》,在第三卷末则更有一篇格言式的《玛卡莉谈话摘录》。这种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部作品自问世至今,一直被大多数读者漠视、误解甚至拒绝,也遭到一些文学史家的冷遇。这也正是冯教授试图从文化学视角重读歌德这部不像小说的小说之动因。
        在讲座中,冯教授首先从“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出发,探究了两个关键词“漫游”和“迁徙”对于小说文本结构的意义,透视了两者所包蕴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而挖掘了老年歌德在社会转型时期以文学方式对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转变之必要性进行的思考,由此梳理了这些思考的基本脉络以及蕴藏其中的价值观。冯教授试图藉以阐明:《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以“漫游”为串接,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线形叙述模式,而且通过对不同移民项目的描写,建构起一种以空间为关联的文化话语。这一话语的基本特征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在“断念”(Entsagung)基础上的互补与综合,展现的不是唯一性,而是多样性。她认为,歌德在指出新时代带来的危机之同时,也在尝试建构新的机遇和可能性,并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勾画了一个文学乌托邦。
        冯亚琳教授强调指出,小说中关于土地的描绘比比皆是,涉及到农场、牧场、新大陆等等元素;而小说主人公就是在不同的垦殖地之间辗转漫游。究其实,这些垦殖地正是人类拥有的文化空间,人类的漫游与迁徙无异于一个个通过艰苦劳作不断开拓这些垦殖地,从而使文化得以生生不息地传承与播散的过程。可是这类意味深长的描绘,往往被读者和研究者忽略。例如,小说中有一处写道:“朋友们,如果我们来考察一下陆地上有人居住的省份和国家,我们就会发现,凡是有良田的地方,人们都要开垦、耕种、调理和美化这片良田,同时都想要占有、巩固和保卫它。我们深信土地的重要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把土地看成人们所能得到的第一位最好的东西……”。这段话的意蕴跃然纸上:土地上的事物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化与一切人创造出来的事物紧密相连。为了得到新的土地,人类开始“迁徙”寻找“新大陆”,得到了新土地,人类便开始了创造。因此冯亚琳教授认为,老年歌德笔下的“漫游”因其文化空间属性而可视为创造的必由之路。
         在九十多分钟的讲座之后的互动环节,冯亚琳教授与在座师生们亲切地交流了半个多小时,凸显了《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在思想内容上的前瞻性和小说艺术上的现代性,使大家对歌德这部几乎湮没无闻的小说产生了阅读兴趣。

摄影 王旭(采自 相关报道)  撰稿 德语系2014级研究生 刘洁

主讲人简介:冯亚琳,女,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德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重庆市“教学名师”称号。长期从事德语语言文学教学科研工作,已发表专著、译著和编著20多部,论文80多篇,多次获得各种教学科研成果奖。担任专业学术刊物《Literaturstraße》(文学之路,德文版)主编和《中外文化》执行主编。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获评“优秀”并入选国家社科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