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主页
Home
|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院长致辞
学院简介
历任领导
现任班子
工作人员
机构设置
专项委员会
教学机构
工程英语系
英语系
国际汉语系
日语系
商务英语系
德语系
法俄系
翻译系
教育教学
大学英语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术科研
新闻公告
研究团队
美国中心
欧洲中心
科研项目
科研论文
专著译著
学术期刊
特别推荐
资料下载
国际交流
新闻公告
交流概况
对外汉语
合作项目
外教师资
交流成果
孔子学院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机构简介
资料汇编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就业信息
经典悦读
资料下载
校友工作
校友新闻
毕业留影
校友工作
职工之家
部门工会
工会动态
退休工作(关工委工作)
教代会
德语系
新闻公告
本系概况
师资介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学习园地
学生风采
特别推荐
系内通知
德语系举行2016年终述职暨工作总结会
2016.12.17
欢迎报考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2014.06.20
我系近三年高考录取分数
新闻公告
首页
>
德语系
>
新闻公告
> 正文
【创源大讲堂】中科院张卜天博士为我院师生讲“欧洲中世纪的科学与宗教”
2013年
11
月
15
日晚
7
点,由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和研究生院主办、德语系承办的“创源大讲堂”学术讲座在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卜天博士应邀为大家讲解了欧洲中世纪的科学与宗教。该讲座从科学与宗教的“冲突论”和“复杂论”谈起,讨论了中世纪的大学、自然哲学、科学与神学的相互影响以及中世纪为现代性所作的准备,指出理解中世纪的科学与宗教对于理解现代科学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主讲人张卜天博士本科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之后硕博连读,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科技哲学博士学位,掌握了英语、德语和拉丁语,在自然科学史研究特别是西方科学史学术名著迻译方面成绩突出。文理兼备的学科背景让这场讲座中的“科学”不再高深莫测,“宗教”不再曲高和寡。讲座从五个方面展开,重点解读了中世纪宗教界对科学的真实态度,纠正了大家一直以来的诸多偏颇认识,并从宗教与科学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上客观地看待两者的冲突与妥协、疏远与对话。例如,张博士认为,过去被视为仅仅具有消极意义的说法“中世纪的科学是神学的婢女”需要重新诠释。他指出,其实这一说法简明扼要而又不失生动地刻画了历史的真实:虽然颂扬上帝是当时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但“婢女”这一身份恰好使科学成了神学发展中不可或缺乃至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在论述十二、十三世纪的历史背景时,张博士还援引了诸如“天使物理学”、“圣餐物理学”等趣味盎然的实例,阐明了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互动关系。谈到中世纪晚期的哲学和神学思潮与现代性之兴起的内在关联时,他强调了今人研究中世纪的必要性。最后,张博士还根据自己阅读古典文献的经验为听众提供了一些学习和研究建议。
讲座结束后,针对现场师生们的有关问题,诸如“科学是神学的婢女这一比喻是否从语言角度暗示了两性关系”,“中世纪的科学是否处于自治状态”等问题,张博士给予了详细的解答并建议青年研究者要选择尽可能小的切入点展开研究工作,以免由于某些大而无当的选题而迷失在浩如烟海的专业文献中。
该讲座不仅拓宽了听众的视野,纠正了一些偏见,填补了外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盲区,同时也令人感受到了跨学科研究的魅力,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照亮了新的领域。(撰稿人:德语系2013级研究生 李天娇)
【有关该讲座的报道亦见:中世纪——“理性的地狱”还是“科学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