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翻译系教职工业务学习活动在X3819会议室召开。学习讨论会由翻译系主任徐晓燕教授主持。讨论会主要有两项内容:第一,由俞森林教授和戴若愚副教授分别介绍他们在我系特色课程——典籍翻译和工程英语——的授课理念和授课内容;第二,基于两位教授的介绍,看看我们的教学,如何在语言技能,学生素质培养方面,为专业的特色培养奠定基础。翻译系各位老师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徐老师首先介绍该业务学习活动在本学年的持续性开展计划,并基于翻译专业整四个学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表明该业务学习分享活动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意义。
俞老师首先基于多年的科研教学经验表明,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和“大文科”的教育政策背景之下,国家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增加,国际语言服务或翻译服务行业急需大量翻译人才。恰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老师需要思考如何改变教学、升级课堂来培养翻译人才。随后,俞老师向各位老师展示特色课程《国学经典读译》的前期准备和教学计划。该课程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和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关联。课程选本源自俞老师自己的编辑教材。学生将通过阅读摘选的经史子集的中英文,评点和鉴赏译本,完成中国经典文化的双语学习。
戴老师首先讲述工程英语和翻译课程的时机。他基于海外多年的工程项目管理和翻译服务的经验,编写教材《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实务英语》,开设工程英语类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戴老师着重强调,该课程并非仅仅培养学生关于工程英语的语言学习,而是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国际工程文化交流、国际工程合同的写作、国际工程招投标程序、国际工程的书面交流”等。学生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后,能够将英语运用于国际工程管理当中,所以该课程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
最后,各位老师基于两位教授的讲解各抒己见,相互讨论如何更新课堂教学。大家一致认为翻译本科专业学生的学习应该分两阶段,大一和大二着重培养学生语言基本功;唯有如此才能在大三大四与特色课程和专业论文写作进行良好衔接。老师们认为应该好好利用第二课堂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文化知识的殿堂。
谢攀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