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主页
Home
|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院长致辞
学院简介
历任领导
现任班子
工作人员
机构设置
专项委员会
教学机构
工程英语系
英语系
国际汉语系
日语系
商务英语系
德语系
法俄系
翻译系
教育教学
大学英语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术科研
新闻公告
研究团队
美国中心
欧洲中心
科研项目
科研论文
专著译著
学术期刊
特别推荐
资料下载
国际交流
新闻公告
交流概况
对外汉语
合作项目
外教师资
交流成果
孔子学院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机构简介
资料汇编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就业信息
经典悦读
资料下载
校友工作
校友新闻
毕业留影
校友工作
职工之家
部门工会
工会动态
退休工作(关工委工作)
教代会
翻译系
新闻公告
本系概况
师资介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学生风采
翻译系徐晓燕教授发表“光荣从教30年”演讲
2023.09.14
第39个教师节之际,为展现学院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
翻译中心戴若愚团队完成2023四川中英双语形象片的...
2023.09.11
今天,由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承制的《天府丝路奇遇》2023四川中...
学生风采
首页
>
翻译系
>
学生风采
> 正文
翻译系2012级优秀毕业生系列——我只想做个“好人”(潘胜兰)
【编者按】潘胜兰同学是一位自强自立的闽南姑娘,她忙碌而充实,一路感恩前行。
我是谁?
我是一位闽南姑娘,在我们那里民风淳朴,有很多传统习俗,也有很多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比如“重男轻女”。小时候的生活有点坎坷,虽然现在往后看时也不再有难过的感觉了。以前在村里上学的时候,就“立志”要走出来;以前觉得学习是一种“抱负”,只有在学习中能找到归属感。后来,中间也发生很多事,只有当年的“志向”不改,去了一中读书,来到了成都上学。离家越来越远,“如愿以偿”。我不是不爱故乡,不爱家。有时候去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是为了让自己更快地成长。一路上我也会回头看看,但是有些时候必须得提醒自己要离开舒服区。苦难不是一笔财富,唯有从苦难中反思总结,才是财富。
我的大学
这部分我主要从学习、社团以及就业这三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当然我不会告诉大家怎 样做才是对的,因为我没有权力这样做。没有对不对,合适的才是好的。正确地做事,做正确地事。
学习
我绝对够不到“学霸”的级别,但能感受到学霸们的自带特效。我学的是英语翻译。初来乍到,我一个农村出来的学生,看到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溜得不行的英语口语、听力能力等,我也挺自卑的。后来努力学习,大一寒假参加了一个英语训练营,回来和队友一起办起英语早读团队,民间组织,每天6:40 在堂吉诃德雕像旁集合早读。只坚持到大二下学期。
我没有修二专也没有转专业,我想当初自己填的志愿选的方向应该努力去完成。
只要是我选的课,我都会上,我几乎不翘课。上课的时候我会很认真,作业也会按要求完成。哪怕是选修课,我也是不会平白无故不去上。选修课只选自己喜欢的,因为那是花钱选的课程,不管给分高低,我喜欢的我会全然投入。
在大学里,绩点不该是唯一的指标。我们要做的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坦然地面对评 奖评优这类事情,也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追求。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国家励志奖学金是我获得的最高层次的奖金。除此之外,还有几次综合奖学金,还有南安商会的助学金和奖学金。
除了专业学习,我喜欢学习与考试无关的东西。我曾经励志要像钱钟书先生那样横扫图书馆,虽然最后我也没实现,但是它督促我要多看书,看好书。我喜欢经典、哲学、宗教、文史类等,也会关注时事热点、政经科技等。我重读四书五经,也去过教会参加《圣经》学习,也读《八戒说禅》,也读藏传佛教,读房龙《宽容》,读西方文化史,看民国大师作品,喜欢木心,读牛虻,品茶花女,敬仰基督山伯爵,感叹百年孤独,了解摆渡人,试着写信给解忧杂货店,喜欢林语堂大师的作品,看哭追风筝的孩子,和林达一起了解美国政治,也会看第二性,等等。我不指望我可以全部记得书中的所有内容,只想因书明理,平己达人。
你知道,别人的故事也就像是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内心,照见前行的道路。我们不要全然接受或急于否定,慢慢来,当我们阅读足够多,经历足够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价值观也就慢慢形成了。我不支持什么反对碎片化阅读、微信等渠道阅读方式,这是科技发展的趋势。各有利弊,适合自己的最好。我喜欢纸质书,所以我觉得要收藏的书我就会买。平时也会碎片化阅读,这并不冲突。
有时间就多读书,书里总有一面是在讲我们自己。
生活
关于生活,每个人都是一首歌,有欢快,也会有低沉。
与人相处,我秉承的是“人格独立”的原则。我有自己的底线,我也提醒自己要清醒地成长。我从来不会去攀比,想要的东西只想靠自己的合法劳动获得。
从大二开始,我开始做英语兼职老师,一来想锻炼自己,二来想给父母减轻负担,后来家里只需帮我交学费,剩下的我自理。这样有时是很累的,从大二开始,我每年就寒假回家,因为暑假我要自己赚点生活费并为下学期做点储备。但是我很开心,我收获到很多。
与人相处,无论是老师同学朋友,我们要做的是真诚地做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自己留心加以完善。不要妄想随便改变或否定他人的想法,倾听很好,有不同意见到了合适的机会表达出来。这是我经过几年给自己总结的。知己总不会太多,这可不用太担心,毕竟太多了我们的心房也装不下。
与室友相处,我觉得这是很考验人的。在还没进大学时,可能宿管阿姨就已经帮我们决定了四年里朝夕相处的人。宿舍是以后生活的一个缩影,一个微型的家,仍然要用心、包容。吃亏是福,不必计较太多。四年里我几乎承包了寝室卫生的活,总要有人做这些事,为自己也为别人。这点活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因为在家里我是家务小能手。包容很重要,我们无法轻易改变别人,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正确地做事,做更好的自己。
社团生活。
我大一只选择了院青协,后来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互不挽留,我离开了。大二上时我和几位认识的学长学姐一起参与过创业实践,卖自行车等。大二下还参与萌芽杯创业比赛,做中外交流,赢利点低,没通过比赛。后来我们把这个方案转化成注册协会,中外文化交流协会,搭建一个交大中外学生交流的平台,有举办书法、国画培训,举办过舞会,参与第一届交大风情展活动的举办等等,第一批参加活动的留学生大部分回国了,我记得有个苏丹的姐姐,她的梦想是回国参与总统选举;还有一个中东的大哥,他的梦想是在他们国家元首与习近平主席会谈时做翻译,等等。
之后我遇见几个学长和学姐,我们一起创办了尊老敬老协会,旨在服务校友,丰富退休老教师的退休生活,组织志愿服务,帮他们学习使用微信、电脑等设备,跟上社会的步伐。他们有很多是空巢老人。学习这些东西,可以更方便地让他们和子女孙辈保持联系。大三我做了会长。我们也举办了浦校区的第一次老教师书画展,参与策划重阳节活动、劳动节游园活动。协会成员、老师和指导单位给予我们很多鼓励和支持,老教师的反映都很好。
大二暑假,参与走访郭日修老校友、走访中铁大桥局的三下乡活动,并获得校级优秀团队奖和优秀个人奖。大三下学期,协会换届。一步一步走过来,我很充实,没有什么太大遗憾,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还有忘年交的友谊。这一切都值得。一个人老不老,年龄是次要,主要看他/她是否能够利用当下的新设备。否则就会和社会脱轨。
大二的时候,我还参与了同路人青少年关爱中心的活动,参加培训为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关爱他人的志愿者而做准备。
对于参与社团活动,我不会在意什么奖状证书、加绩点之类的。大学这么美好,我们应该多为自己活一点,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如果现有的组织团体没有你喜欢的,你可以自己去创造一个。热情和耐心,真诚和毅力,总会有人被感召,加进来,一起走。
实习就业
我在2015年9月底签了工作,不高不低,只因是比较适合自己所想的。工作不难找,难的是做决定,关键在于自己的定位。因个人关系,我决定先工作。
我从大一暑假开始在培训机构做兼职老师或做家庭教师。不要急着做兼职,学有余力方可挑战自己,千万不要本末倒置。靠自己的双手合法劳动,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有尊严的活法。
大二暑假的时候,有几个学生问我:“小潘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呀?”当时我也愣愣的,“我想做一个好人”。我承认我是一位没有远大追求的姑娘。
因着做会长服务交大退休老教师的缘由,我得到校友的帮助,并且获得了去北京某一国企实习的机会。大三的暑假我独自一人坐火车来到北京实习两个月。一样的,我没有开口找家里要钱。中间最惨的事情是手机被偷。这两个月里,我学到了新东西,也几乎去遍了北京的景点。这两个月,我迅速地成长。
如果你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那就到一线城市实习、工作几个月。
比起工作,更重要的是做人,而做人并不是像一些技能短时间内就能学会。每个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尤其是老板。我们要做的是做最好的自己,要真诚,要反思总结,要有责任感和时间感。
我实习的国企是不招应届毕业生,但是最后我得到了总经理给我的offer。我很感恩这一切。尽管我最后签的工作不是北京,而是去了一家私企的海外市场部,因为我不想放弃自己的英语。
每一个选择都要代价。但是至少我们要让自己拥有主动选择权。
我没有上过什么职业规划课,只参加过一次写简历的讲座,在那次讲座,我只记得一句话------“一份好的简历需要3-4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填写完整”。
与其想着如何找工作,还不如想着如何去丰富和充实自己。有些东西是不用着急的,前提是要在路上,要去为自己预备更好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机会。
我们学院的毕业去向大概可以分为:出国,读研,当老师,考公务员,去银行,语言类服务类,行政、销售、服务等公司岗位。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会是一样的。
我是闽南姑娘,我相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即使现在一无所有,我们仍有做好自己的主动权。我们所经历的事情如一个个散点,到某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些点会连成一个网,我们只需在路上,到前方去收获更好的自己。
总结
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好人,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断地学习,尝试新事物。每个人的出生和离开是书的封面,中间的内容要靠我们自己去书写。你想要什么,你要怎么做,预想未来是怎样的。愿我们都能善良而勇敢,温润而担当。
谢谢大家。
翻译系2012级 潘胜兰供稿
张永莉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