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2级翻译二班于X2221教室,在徐晓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成功召开2024- 2025学年第二学期首次班会。此次班会聚焦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的解读,为同学们的学业与个人发展明确方向。
《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5年1月联合印发,作为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的全面战略部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班会中,徐晓燕老师带领同学们紧扣《纲要》中与大学生成长发展息息相关的核心板块,涵盖立德树人、基础教育革新、高等教育提质、职业教育优化以及学习型社会构建等多个维度,展开热烈研讨。
通过对《纲要》的深度剖析,徐老师着重强调国家教育领域两大关键任务:深化教育改革与提升教育质量。具体举措包括稳步推进“双减”政策落地、合理精简考试频次、大力强化科学教育以及着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等。这些变革对英语专业及翻译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徐老师指出,同学们需扎实筑牢英语语言基础,切实提升外语关键能力,以契合国家教育发展新要求,为个人未来深造之路铺就基石。同时,结合《纲要》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长远规划,徐老师鼓励同学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快速变迁的时代浪潮中,持续提升自我,积极投身社会服务,贡献青春力量。
谈及个人发展规划,徐老师依据学院翻译专业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级专业人才,涵盖具备精湛技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如资深翻译专家、卓越英语教师;以及专注于国别区域研究的高水平学者,还有肩负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使命的海外师资。另一类则是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凭借良好英语能力、思辨能力和沟通能力,活跃于社会各行业领域。基于自身的阅历,徐老师为同学们个人发展规划建言献策,提出 “兴趣、学习能力与深耕精神” 三大关键词。她强调,兴趣作为探索未知、追求目标的源动力,是同学们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而学习能力与深耕精神,则促使大家在学业与事业道路上,保持深度思考、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实现长期职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核心要素。
此次班会的圆满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深入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契机,更促使大家重新审视个人发展目标与路径,激励全体同学踏上逐梦征程,在学业与个人成长道路上奋勇前行。
22级翻译二班吴悠然撰稿
徐晓燕修改
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