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系
新闻公告  
本系概况  
师资介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学生风采  
新闻公告 首页 > 翻译系 > 新闻公告 > 正文

【时闻】我院师生参加第三届中英联合翻译学研讨会


2025411412日,由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和英国利兹大学翻译学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英联合翻译学研讨会(The 3rd UK-China Symposium on Translation Studies)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翻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的‘人本化’”展开,与会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本质的再思考、数字时代人文主义研究新路径、AI时代的文学翻译、翻译教育转型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翻译研究的未来。我院宋美华老师同2024级译介学博士研究王玥月、张倩兰参加此次会议。

11日上午,会议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6号拉开帷幕。本次会议邀请伦敦大学学院Theo Hermans教授、澳门大学的孙艺凤教授、中西创新学院的仲伟合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东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威教授、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Piotr BLUMCZYNSKI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朱纯深教授、澳门大学的李德凤教授、香港岭南大学的龙惠珠教授、中山大学的邵璐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的刘康龙博士做主旨报告。这些专家从不同视角阐释人工智能背景下翻译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多维研究路径,推动翻译研究持续深入发展。

本次会议下设12组分论坛,分别聚焦AI时代翻译理论再思考、AI时代文学翻译研究、AI时代口笔译教学、AI时代的语料库翻译研究、AI时代的口译研究、AI时代的多媒体翻译研究、文学翻译与翻译史研究、AI辅助译后编辑、AI与翻译质量评估、AI与人工翻译对比研究、AI与各种文本类型翻译实践和AI辅助口笔译实践。




 

11日下午,12组分论坛同时举行。宋美华老师在“AI时代翻译理论再思考”分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下翻译定义的边界移动”为题做陈述,并担任该分论坛主持人。2024级译介学博士生张倩兰、王玥月在文学翻译与翻译史分论坛,分别以“跨文化语境中的情感再现:叶芝情诗中译本的情感计算与接受美学分析”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方言翻译研究的现状及走势: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为题做陈述。


12日中午,会议闭幕式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6号举行,中山大学谢桂霞博士致辞。此次翻译学国际会议不仅促进了国际翻译学界在新技术浪潮下的深入交流,也推动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在AI时代的发展与实践。学生张倩兰分享了她的参会感悟,认为技术虽然改变了翻译实践的方式,但本质上仍然是“人”的交流活动。AI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部分任务,但无法理解语言背后承载的历史记忆、情感波动与文化冲突,这些正是翻译的温度所在。学生王玥月也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研究正在从语言转换走向“技术+人文”的复合维度,未来的翻译研究不仅要求掌握语言能力与工具操作,更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伦理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为青年学者带来了更多机会与挑战。


图、文供稿:王玥月

202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