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系
新闻公告  
本系概况  
师资介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学习园地  
学生风采  
特别推荐  
新闻公告 首页 > 国际汉语系 > 新闻公告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学术讲座之古琴文化讲座顺利举行

 

2019517日下午两点三十分,在西南交通大学的外语沙龙,古琴艺术家、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教师、青年学者曾河老师为国汉系的各年级同学做了一场题为“琴为何物——一位古琴老师谈古琴”的学术讲座。作为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的第七代传人,青年蜀派琴家曾河,9岁起便跟随父亲曾成伟老师习琴,后考入四川音乐学院,以艺术学硕士毕业,多次举办音乐会,演出足迹遍布北京、香港、上海、伦敦等地。曾河老师对古琴有着特别的情怀和独到的思考。

曾老师首先介绍了古琴艺术的文化内涵。琴棋书画,琴居首,它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修身的一个重要器物,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贯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曾老师引经据典,详细讲述了古琴从巫到礼,从礼到乐的过程,并通过演示讲解了古琴减字谱如何能记录古琴的弹奏方法。接下来,曾河老师的弟子李婵为同学们展示了古琴代表曲目中《碣石调幽兰》、《平沙落雁》、《流水》、《古舞》等。在曾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古琴的声音之美,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古琴曲的特色变化。

图为曾河老师和弟子李婵同学讲解古琴演奏法

古琴艺术自古被文人所推崇,不仅琴家辈出,在琴曲创作、弹奏指法、斫琴艺术上都有过辉煌时期。而当下很多人对古琴了解甚少,甚至将其与其他琴类混淆。不少当代电视剧在古琴道具等方面有过纰漏,曾老师也指出,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利器,也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因此传播者的知识和素养尤为重要。

图为曾河老师的弟子李婵同学为大家演奏古琴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曾老师在谈到,我们在向西方艺术家和观众介绍古琴和中国传统文化时,首先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表示认同并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要有包容和存异的态度,对同学们启发颇大。

讲座在曾河老师弹奏的一曲《流水》中进入尾声。这次讲座增进了国汉系的同学们对古琴这一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乐器的认识。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去思考古琴对于当下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并将其传承发扬。

撰稿:周思佳

摄影:东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