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中文大会于11月16日在北京圆满闭幕。国际汉语系王海玲老师、栾慧老师全程参与了此次盛会。通过14日到16日的深度交流与学习,两位老师深切感受到,本次大会不仅是全球中文教育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交流平台,更清晰地指明了国际中文教育在数字化、标准化与本土化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栾慧老师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更高效、更生动的中文学习空间,是全球同行共同关心的议题。大会中学习到的前沿动态和先进理念,将为我们系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宝贵参考。”王海玲老师也表示:“大会为我们一线教师打开了一扇通向全球的窗口。我们看到了中文教育在世界各地的蓬勃生机,也感受到了新科技、新方法为教学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这不仅是学习,更是一次思想的充电,让我们对国际中文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16日上午举行的“孔子学院数字化应用与实践案例”活动颁奖仪式上,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与我校合作的VET项目(Virtual Exchange Teachers)从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实践案例”。自2021年启动以来,VET项目已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线上实践的优秀范本。该项目累计组织我校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为苏格兰中小学提供了超过3000节次的线上中文授课,参与教学实践的本、研人数近400人。同时,项目还邀请了苏格兰方面的教育专家,为我校师生提供了超过40次高质量的专业培训。

此次获奖,有力地印证了VET项目是名副其实的合作共赢典范。 对于苏格兰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获得了原汁原味、富有活力的中文学习体验,点燃了对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兴趣。对于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宝贵平台,他们在真实的跨文化教学场景中锻炼了教学技能、提升了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这种“教学相长、中西互鉴”的模式,不仅有效促进了中文的国际传播,也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国际中文教育后备人才开辟了创新路径,真正实现了教育合作上的双向奔赴与共同成长。
王海玲与栾慧老师表示,她们将尽快把在世界中文大会上汲取的新知、把握的行业“风向标”以及汉语教学的最新动态,系统地整理并传达给系部全体老师。她们期待与同事们共同研讨,将大会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我系发展的具体举措,携手将国际汉语系建设得更好。
撰稿 王海玲,栾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