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认知,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2025 年 6月 25-27 日,国汉系 2022 级同学们迎来了暑期实习。实习内容包括:讲座、版画和讲课比赛三大部分,特邀梁霞老师、叶蓉老师、朱丽亚老师为实习主讲人,跟班老师为:侯斌英老师、王昕老师。
6 月 25 日上午,梁霞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建立以产出为导向的中国文化国情教学的新思路——以美国大学的中文教学为例》的线上讲座。梁老师首先分析了美国中文学习的现状,对语言教学中文化和国情要素教学相关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澄清,接着通过引入实际教学案例向同学们清晰地阐明了以产出为导向的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模式,并启发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当下的便利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将对学习者进行知识的传授与输入转变为鼓励他们积极自主学习。

当天下午,朱丽亚老师的版画课为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在朱老师详细讲解版画基础知识、展示木版画制作流程和木刻刀的种类之后,同学们开始积极动手,参与实操。充满艺术气息的版画制作,为此次实习增添了别样的趣味,不仅让艺术的魅力在课堂上流淌,也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大三学习后得以短暂的放松,更重要的是,启发我们可以在汉语教学中开辟新路径、融入独特的艺术形式,引导汉语学习者在艺术体验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6 月 26 日上午,梁霞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了主题为《从美国大学中文教师招聘广告的变化看中文教师的培训与培养》的讲座。讲座从当下对中文教师的招聘需求出发,为同学们指明了教学能力提升的方向,帮助确立努力的目标。此外,梁老师还分享了一些很有用的上课小技巧,例如:上课可以多提问和尽量压缩过场词等。关于当下非常热门的生成性 AI 这一问题,梁老师则认为 AI 可以帮助教学,但最重要的是夯实教学的基本功。

下午,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备课小组的分组和组内赛课。大家热烈讨论,分工合作,积极为即将到来的讲课比赛决赛做准备。通过小组内赛课的方式,最后选出了 10 位小组代表参加决赛。27 日上午,叶蓉老师为同学们分享了题为《数字化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讲座。叶老师首先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历史谈起,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专业的认识,接着,叶老师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与同学们畅谈了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针对同学们的一些困惑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语言对比等方式,让同学们对汉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叶老师对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常用的教学资源平台进行了全面介绍与分享,涵盖教学、学习、考试和文化传播等多个方向。最后,叶老师还鼓励同学们积极把握赴孔子学院做志愿者,开展教学实践的机会。

当日下午,讲课比赛决赛如期展开。精心设计的课件内容、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自然得体的教姿教态……,围绕着“买衣服”和“交通出行”两大主题,参赛选手们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对于选手们的表现,评委老师逐一进行了点评,让选手们在得到肯定和鼓舞的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做出改进。最终,由师生共同评选出了“最具教师潜力奖”“最具亲和力奖”“最佳 PPT 奖”“最佳教态奖”“最佳普通话奖”“最佳英文奖”“最佳互动奖”“最佳团队奖”等奖项,并颁发了奖状及奖品,这是自 2019 级开始讲课比赛以来,首次线下颁奖。


本次暑期实习,专家前沿讲座拓宽专业视野、版画制作实践提升艺术文化素养、讲课比赛检验学习成果,实现了专业认知与实践能力的双向提升。实习虽然结束了,但探索汉语教学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歇。未来,同学们将带着此次活动的收获,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继续深耕,绽放更多的精彩。
撰稿:朱华芯审核:侯斌英、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