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助理教授贾光佐(兼任日本东北大学专业研究员)的学术论文《从中世到近世的思想史转型中的〈春秋学〉地位——关于明末渡日知识人独立性易对虎关师炼〈春秋笔法〉的批判》,荣获日本思想史学会2024年度“论文奖”。
一、深耕文本,跨界对话:重构东亚思想史转型脉络
贾光佐老师的获奖论文,聚焦于日本中世禅僧虎关师炼、明末渡日中国学者独立性易与近世儒学家林罗山三人对《春秋》经解的不同诠释。论文通过精细比对虎关师炼《元亨释书》、独立《元亨释书评阅》及林罗山相关著作,首次明确指出:虎关的春秋学根植于《左传》传统,侧重文采与叙事;而独立性易则主要依据宋代《胡氏传》,强调义理阐发。研究进一步揭示,即便与同样推崇《胡氏传》的林罗山相比,独立性易对春秋学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与系统。
二、突破定见,方法创新:从文献考证到思想意义的发掘
在研究中,贾光佐老师成功挑战了学界长期将独立性易简单归为“佛教徒”的既定观点。通过对独立性易书信与生平,尤其是对其未受充分重视的《元亨释书评阅》的深入发掘与分析,他发现并论证了独立实则持有明确的“排佛”立场。这一关键性史料的发现与阐释,成为颠覆以往认知的“阿基米德点”,不仅为其博士论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展现了思想史研究中文献实证与意义阐释相结合的重要价值。
贾光佐老师强调,思想史研究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文献与史实的考据,更是赋予古老文本以新生命、在事实基础上追问“其意味着什么”的创造性过程。他的获奖论文正是这一研究理念的集中体现,成功将独立性易的思想置于“从中世到近世”、“从中国到日本”,进而“从佛教到儒学”的多重转型脉络中,生动描绘了思想流动与对话的复杂图景。
三、以誉促研,展望未来:持续推动人文学科交叉创新
此次获奖是我校青年教师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平台上的一次重要展示,充分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在支持基础文科研究与推动跨文化学术交流方面取得的成效。贾光佐老师表示,这份荣誉是对其既往研究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探索的激励。他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深耕日本思想史与东亚文化交流领域,秉持敬意与好奇心,与国内外学界同仁一道,共同探寻人文学科发展的更多可能。
据悉,日本思想史学会成立于1960年代,是日本国内思想史研究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学术组织。 该学会设立的“论文奖”竞争激烈,旨在表彰当年度在思想史研究领域最具原创性与深远影响的杰出成果。日本思想史学会在获奖评语中指出,贾光佐老师的论文“以精致的文本解读为基础,揭示了日本中世至近世思想转型的多元面貌,对佛教与儒教的关系、宋学接受过程、明末渡日知识人的角色等议题提供了重要启发。其视野宏阔、考证严谨,堪称开拓日本思想史研究新局的卓越成果”。

供稿:贾光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