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美国普渡大学林力丹教授应邀做客外国语学院,为我院师生开展了题为“世界文学背景下的族裔文学”的学术讲座。此次系列讲座将从6月13日持续到6月28日。本次讲座在1405举行,旨在探讨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并介绍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最新理论,讲座最后以英国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为例,展示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元素。

首先,林力丹教授以“什么是民族文学”的问题导入了今天的讲座,一是以作家国籍为界定,另一种是以作品内容为界定,但两种界定方式都存在着局限。基于此,林教授抛出问题,让在场老师及同学提出自己对于“民族文学”的定义。接着,林教授详细阐述了“什么是世界文学”,根据著名学者David Damrosch的定义,世界文学指的是以翻译或者原语言创作出来的在超越本土文化范围传播的文学作品。林教授对这一定义表示赞同,并且指出,在David Damrosch之前,世界文学往往是以欧洲中心论的观点而存在,以及人们普遍认为世界就是西方的,欧洲的。林教授继而分析了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基于David Damrosch对于世界文学的定义,我们应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但转型并不是以世界文学的概念去取代民族文学,而是应该把民族文学放置于一个新的框架下来学习。可以看出,这一理论指导对于文学研究无疑是打开了新的路径。然后,林教授顺势提出在此视角下,我们应该看什么?以及怎么看?这一部分的阐述主要是基于英国作家沃尔夫的长篇小说《到灯塔去》为例进行分析。林教授带领大家品味经典,她谈到的“细读文本”的重要性以及“追根究底”的文学分析方法让大家更是获益匪浅。最后,林教授再次强调跨文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讲座结束之后,在场老师以及同学积极发问,关于曾祥敏老师就《到灯塔去》小说中如何判定Chinese eyes就是不被接受的一种现象,林教授认为做文学研究,我们需要去做推断,但这个推断一定是合理的,并且是基于文本的。林教授的讲解逻辑清晰、有理有据、适用性强,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认知。

明日讲座林教授将介绍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文学国际化理论,将以爱尔兰作家萨缪尔·贝克特为例展示爱尔兰文学中的中国元素。
供稿人:杨中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