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主页
Home
|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院长致辞
学院简介
历任领导
现任班子
工作人员
机构设置
专项委员会
教学机构
工程英语系
英语系
国际汉语系
日语系
商务英语系
德语系
法俄系
翻译系
教育教学
大学英语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术科研
新闻公告
研究团队
美国中心
欧洲中心
科研项目
科研论文
专著译著
学术期刊
特别推荐
资料下载
国际交流
新闻公告
交流概况
对外汉语
合作项目
外教师资
交流成果
孔子学院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机构简介
资料汇编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就业信息
经典悦读
资料下载
校友工作
校友新闻
毕业留影
校友工作
职工之家
部门工会
工会动态
退休工作(关工委工作)
教代会
国际交流
新闻公告
交流概况
对外汉语
合作项目
外教师资
交流成果
孔子学院
test
2017.06.20
sdfsf
我院杨武能教授与德国驻成都领事馆总领事会谈
2015.12.30
2015年10月19日上午, 我院特聘教授杨武能先生应邀访问了德意...
新闻公告
首页
>
国际交流
>
新闻公告
> 正文
卜松山教授系列讲座之“中西价值:跨文化对话的方法论反思”
2014年10月13日,著名汉学家,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卜松山教授(Prof. Karl-Heinz Pohl)受我院邀请,在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中西价值:跨文化对话的方法论反思”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王维民教授主持。本次讲座是继卜松山教授10月10日来我院做题为“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之后的第二次讲座。
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王维民教授主持会议
首先,卜松山教授引用马克思韦伯的文化定义,指出文化并非静态存在,而是随着历史演进而变化。文化囊括文化内和文化间的千差万别。尽管人们认识到对话是有彼此平等为基础。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力量的不同,实际中的双方关系常常并不对等。跨文化对话因此落入常见陷阱:用自身理想去评判对方现实,不考虑历史进程。卜松山教授指出应采用历史相对主义,对“西方”及世界“其他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做出评估。对话双方应模仿师生关系,跨文化对话不可理解为一方接受另一方观点,应以相互充实为基础从而增加相互理解。
著名汉学家卜松山教授
其次,卜松山教授谈到中西方价值体系起源。基督思想构成西方社会基础,并随着科学与军事技术发展,以寻求发现新大陆为驱动力,在帝国殖民时态以基督教义为基础价值体系完成了普世化。 以个人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进步主义为显著特征的西方公民宗教逐渐形成。正如基督思想以不易察觉的世俗化方式呈现, 儒家思想具有同基督教义等同的功能,对中国及东亚产生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同样声称具有普世意义,却缺乏传教士精神。这一和谐社会及道德秩序的典范教义随着封建制度终结而衰落,后儒家文化成为伦理基础。中西文化是等级文化与平等文化,共识文化与争辩文化,特殊主义文化与普遍主义文化,耻感文化与罪责文化,学习文化与教授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最后,卜松山教授总结跨文化对话所需的四方面:对我们自身标准的历史反思与自觉;了解对方文化各个层面,特别是价值逻辑体系;寻求共同理念;向对方开放的态度,迎纳的意愿。并表示与欧美国家不同东亚已具有向西方进行跨文化学习的百年历史,西方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和生态危机欢迎其他国家知识分子提出解决方案。
讲座现场
在讲座的问答环节,卜松山教授同广大师生就美国模式、西方普世价值、中日文化差异及两国未来关系发展进行热烈讨论。整个讲座在友好氛围中落下帷幕。